第1121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不能令人滿意。
“大規模特種攻擊確實很恐怖,但是如果小鬼子想憑此打敗我們,我得說——痴心妄想!好了,小鬼子已經是秋後的螞蚱長不了了,咱們言歸正傳。短時間內,我們和德軍之間發生大規模交戰的機率是很低的,但是,空軍之間的對抗肯定會很頻繁。所以,我覺得應該增加援蘇航空部隊的規模。林飛、周老,你們是空軍當家人,該再增加多少戰機才能保證我空軍能在遠東立足,同時補給也能滿足需要,這件事你們負責。我希望你們在這個星期內拿出具體的方案——散會。”
第六百五十章天災行動
歐陽雲在陳述中德之間近期無重大戰事時,因為種種原因,並沒有提及兩個關鍵因素。而事實上,這才是他斷定中德之間不會發生傾城傾國大戰也不怕發生這種級別對抗的最大憑仗。中國現在具備抗衡德國的能力嗎?顯然不具備。要知道,現在德軍雖然四處征戰,但是兵力還有財政上並不吃緊——現在的德軍,其兵員總數已經超過一千萬。一千萬,這是什麼概念?而中國現在的軍隊才多少?加上所有的遊擊武裝、民間武裝,不超過三百萬。三百萬對抗一千萬,且德軍在武器裝備上並不弱於中方,即使德國扈從軍戰力有限,可就好像螞蟻多了能咬死大象一樣,如果希特勒真發神經將舉國之兵推向中國,那麼,耗也能將中**隊給耗光。
這兩個關鍵因素,一是希特勒的統治並不似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的牢固,德國內部反戰力量已經相當強大;再就是,在超級炸彈的研究上,歐陽雲在借日本人之手成功拖延住美國人的腳步以後,事實上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他相信,一旦超級炸彈能夠成功研製出來,那麼,中國就無懼德**隊的數量優勢,從而具備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威懾力。
有意思的是,此時已經意識到中國將是德國全面統治西方世界最大阻礙的希特勒,他必勝的信心同樣來自本國的超級炸彈計劃。於希特勒而言,中國本來並不夠資格被他視為威脅。因為七年前曾經為中國提供軍事援助,所以在對華關係上,希特勒其實是具備先天性心理優勢的。只是,考慮到在導彈技術還有噴氣式飛機技術上,中國實際上都走在德國前列,希特勒還是強迫自己採取審慎態度來重新看待中國,以免出現陰溝裡翻船的事情。關於超級炸彈的研究,德軍要比學兵軍開展得晚一些,不過,因為戰前德國乃是世界物理學中心,更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發祥地,所以,單從基礎而言,德國卻要遠遠在中國之上。這也正是希特勒的信心來源。在鄂木斯克事件發生五天後的一次會議上,希特勒就“中國威脅論”發表意見,認為單從常規力量而言,中國確實具備給德國製造麻煩的資格,但是也就僅此而已罷了。“只要我們的超級炸彈研製成功,那麼什麼金雕、山魈、霹靂火、導彈,這些中國人所依賴的武器,必將會成為炮灰。”
以德軍現在的勢態,希特勒確實具備如此豪言壯語的資格。只是,洞悉歷史走向的歐陽雲,會任由德國順利的完成超級炸彈的研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於是,就在希特勒講出上述大話半個月後,挪威發生的一起事件直接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盟軍方面,英美兩國早就注意到了德軍的“超級炸彈”計劃,美國更因此啟動了曼哈頓工程。當然了,因為兩個核心人員被殺,美國的曼哈頓工程現在實際上處於爛尾狀態,何時能夠完成超級炸彈的研製也就變得遙遙無期。美國自家的超級炸彈研究陷入停滯狀態,自然更不敢坐視德國人繼續進行研究。於是,美國發起,英法等國抵抗力量參與的破壞行動也就應運而生。
曾經的歷史上,盟軍對德國設在挪威的核試驗場進行破壞,那是在軍事上取得優勢並藉助於空中力量實現的。而現在,因為盟軍在軍事上處於被動防守狀態,並不具備實施空中打擊的能力,所以破壞活動也就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