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日鹿兒島大戰打響,國人目光完全被前線戰事所吸引,更加沒人關注這件事了。

國際上,《青年週報》的爆料一度確實令中國國際聲譽大跌,乃至於英美蘇等國紛紛要求中國聯合政府給出合理解釋。然而,隨著古德里安領導的倒希組織公開亮相,並在布蘭巴託發表了名為《反對納粹種族主義,還世界和平》的通電,提出願意與中國為首的盟國進行和平談判以儘快結束這場不道德的戰爭,中國與德國結盟非但無過,反而成了中國政府為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貢獻。

德國倒希組織的這則通電發得實在太是時候了,乃至於美國的羅斯福還有英國的丘吉爾在看到這份通電的時候都不禁扼腕痛惜,覺得本國失去了一次崛起的良機。丘吉爾更在手下面前毫不避諱的道:“德國人怎麼能如此沒有原則呢?中國人讓你和談你就和談?這世界第一強軍的面子難道不值錢嗎?這個希特勒也是,什麼時候死不行,偏偏在這個緊要時刻。”

丘吉爾會有如此感慨,自然是因為他已經看出了聯合國在未來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國出此昏招,本來是他們英國和美國的機會,然而現在因為倒希組織這則通電和拿出來的實際行動(成功刺殺希特勒),中國這記昏招反而變成了高招,他知道在聯合國中,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英國是甭想取代中國而代之了。

美國和英國此時其實也不是沒有趁勢將水攪渾的機會。只是,不同於那個時空,此時的美國和英國固然還擁有相當實力,可是卻絕對沒有達到可以完全壓制德國的地步。也就是說他們根本不具備挑戰德國的能力,德國願意坐下來和談就反而成了他們求之不得的事情。所以哪怕是捏著鼻子,他們也只能認了。

由此也不難看出,國際事務上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正義,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永遠都是利益的交換——只要自家能撈到好處,管其他人死活呢?

8月2號,重慶,最高統帥部的辦公樓,宋子文夾著一件公文包走到門口,他回頭看了看陰濛濛的天空,長嘆一聲走了進去。

此次青年黨事件,雖然歐陽雲高舉輕放最終並沒有牽連太廣,但是透過觀察這段時間聯合政府高層的人事變動,聰明者不難看出此事背後都有哪幾方勢力的影子。

歐陽雲的辦公室門口,劉奎一如既往的正叉手站在那裡。他看見宋子文,朝他點點頭,然後對裡面喊道:“總長,宋外長來了。”

“請他進來!”歐陽雲的聲音從裡面傳出,一如既往的鏗鏘有力。

宋子文的心臟便不爭氣的狂跳了兩下,他的身子稍稍一個停頓,然後他做個深呼吸走了進去。

此次青年黨事件中,宋子文也有扮演不光彩的角色。所以雖然他最終並沒有被請進總部位於渣滓洞的中央情報局喝茶,但是他那顆心卻依舊高高懸著,令他寢食難安。這幾日,他不是沒想過來找歐陽雲“自首”,但是心中最後那點僥倖心理和驕傲卻讓他總是在最後關頭止住腳步。而今天,在接到總理辦公室的通知後,他再也承受不了心中始終存在的巨大壓力,毅然決定主動辭去外交部長一職。

“總理,”宋子文走進去,看見歐陽雲正埋首案牘,他放輕腳步,同時低低喊了一聲。

歐陽雲抬起頭來掃了他一眼,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將筆放下,從左手的資料夾堆裡翻出一件來拋給他,道:“看看,這是美英兩國駐聯合國代表呈上來的和談檔案。和德國和談這項工作,我決定還是交給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