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船都開來了。”碼頭旁的倉庫裡,一小隊士兵聚在一起望著緩緩離開的日本破冰船邊烤火邊閒聊。
“蠢貨!啥鑿冰船?那叫破冰船。”小班長正起勁胡扯呢,身後突然傳來幾句笑罵,剛扭頭就見到一雙熟悉的長腳慢慢走來。
塞了棉ā的軍靴、帶護耳的軍帽,厚厚的軍大衣微微敞開,lu出了cā在武裝帶上的日本南部式手槍。肩膀上耀眼的中校肩章,讓天生ti長的張宗昌格顯得格外jing神。
放過牛跑過堂,扛麻袋修鐵路,會扳道懂淘金,一口俄語連常住西伯利亞的人都不如他地道。當了淘金工頭後還練出一手不比陸白衣差多少的槍法,這便是他的前半身。國人戀土,號稱海參崴華人老大的他也不例外,有了錢就總想著衣錦還鄉讓當初那幫瞧不起他的人也見識見識開過洋葷的“張大人”。
於是在得知武昌起義後,他便帶一百多手下回國撐起大旗準備幹“革命”。和平行世界稍有偏差,由於胡瑛在武昌時不受楊秋重用,尤其是任命更年輕的王正廷為西南外事部長後,這位民黨元老最後只得跟著譚人鳳等人避居廣東,後雖有反覆但隨著廣州動làn,國社一統江山他們這些人要麼改旗易幟,要麼隱居鄉里,最慘的就像孫大炮那樣避走海外至今連個民國國籍都沒能拿到。
張宗昌回國後先到江蘇,投在現任國防軍13步兵師師長冷遹(冷御秋)名下,在當時的江蘇陸軍中當連長,後來見沒什麼前途又跑去上海跟了陳其美。誰想好日子還沒來,陳其美便因捲入宋案被判15年只得另尋東家。他到底是un跡社會底層多年閱歷豐富之輩,看到楊秋崛起不可阻擋便投奔國防軍,雖然正規軍沒撈上卻yin差陽錯成了國民警衛隊連長。
即便是低一等的國民警衛隊,那也是日日cào練夜夜學習,年輕人尚且叫苦他那裡吃得消。於是走關係un入後勤部mén,恰好當時國防軍和國民警衛隊奉天基地開始建設,需要熟知東北的人,透過考核他就名正言順成為了陸軍奉天基地的後勤採辦。國防軍軍紀嚴格,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天天掛在嘴上,這種大環境下他也著實積極了一把。採辦這種事情說簡單簡單,說複雜也複雜,尤其是軍務採辦一般人初幹絕對兩眼抓瞎,可他偏偏因為人頭熟又un跡底層多年,尤其是俄國關係眾多,所以還真給基地幹成了幾件大事。其中最大貢獻便是透過賄賂當年在海參崴認識的幾個máo子軍官,以耕種馬匹的名義一口氣搞來兩千匹優質頓河戰馬,直接就被提升為中校。
中校,在陸軍裡最低也是個團長級,放在地方上那是比縣長還厲害的人物。
別看他本領不大,但眼光卻毒辣的厲害。回地方?現在楊秋實行的是中央大權一把抓,地方分權讓你自治的新政。回去un上一官半職倒也不稀奇,可問題是眼下是làn世!làn世裡的地方官狗屁不如,再有本事又能咋樣?當個縣議員?或者省議員又咋樣?等你一級級升上去頭髮都白了,何況那楊秋實行新法後又搞司法獨立,萬一出點事吃不了還得兜著走。所以他寧願在軍中un著,最起碼軍隊比外界封閉,加上鍛煉出來的手面廣,人頭熟這些優勢,指不定再過幾年肩膀上就是少將軍銜了。…;
只是軍中也實在是太清苦,眼瞅著難熬之際,中日戰爭爆發了。
開始他還戰戰兢兢甚至做好帶人回西伯利亞自立山頭的打算,卻沒想到居然等來日軍38聯隊被全部剿滅的訊息,連聯隊旗都被拿去南京展示!那時他就想到可能會贏。開始時他是格外賣力,組織運輸隊,採辦糧食物資樣樣不落,但隨著他被分配到搜繳日本遺留物資的任務後,老máo病終於犯了。
最先遇上的便是投資千萬的日資撫順煤廠。當小金庫開啟lu出裡面白āā的銀子和一疊疊鈔票後,他眼珠子都快瞪直了,實在忍不住就悄悄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