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工和三酸兩鹼一起並稱為二十世紀強國的一隻腳,另一隻腳就是以鋼鐵為原料的大型金屬重工業,只有當這兩隻腳一起站穩後,才能稱為真正的世界級強國。
影響二十世紀的腈綸、順丁橡膠、尼龍全都是化工領域的傑作。
現在這個時代最好的化工無疑在德國,其次就是美國和法國,反倒是世界老大英國在化工領域開始落後,眼看現在已經是一戰前的最後好時光,如何儘快發展起自己的化工工業,最起碼先把架子搭起來實在是讓楊秋煩心不已。
張孝準由於要整編贛軍沒有陪同,除了慕容翰外,剛剛接任西南銀行行長的徐秀鈞和副總統辦公室主任蔡公時陪同。看他呆呆望著工人安裝裝置,徐秀鈞扭頭問慕容翰:“顥玉,副總統放著戰事不管,為何拉著我們來這裡發呆?”
慕容翰從包裡掏出兩個小紙包,開啟後是兩團顏色差異很大的燒鹼,指著褐黃色的燒鹼團嘆氣道:“這是上月湖南新投產的湘潭化工廠造出來的,副總統是。。。。。。有些急了。”
經過慕容翰的解釋兩人才知道,湘潭、重慶和萍鄉是楊秋選中的國內第一批化工基地,但煤化工裝置目前採購困難,所以先建造了制鹼廠、硫酸和鹽酸廠。
後三者還好說,國內原材料不缺,而且老漢陽廠就生產過硫酸,所以建成後不僅抽掉老工人去指導,還從國內蒐羅了一批留過學的化學工程師,再加上奧匈帝國二十幾位化工專家已經開始初步生產,為此湖南化工集團還訂購了十二隻船用大型儲存罐,專門用於運輸。…;
但燒鹼就出問題了。
《索爾維制鹼法》是比利時人索爾維發明的,英法美等國相繼開始大規模工業化的同時,又組織索爾維公會對世界其它國家的封鎖保密,所以連一向大方的美國在此項上也直搖頭,市場上也根本採購不到制鹼裝置和工藝配方,最後還是透過其它渠道從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各自採購了一套裝置,分別交給了湘潭和重慶。但因為自己沒加工工藝流程,恰好奧匈和俄國這批中的幾十位化學工程師都沒涉及過燒鹼行業,所以兩個月下來只弄出這種黃疙瘩。
與雪白的國外燒鹼相比,這一團泛著焦黃色的東西實在是太刺眼了。
其實這還不算是最擔心的,因為燒鹼還起碼能買到,何況著名的《侯氏制鹼法》是化學課必修科目,自己還記得一些可以慢慢摸索,但更復雜的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工藝流程國外保密程度更高,德國甚至根本不願意出售任何裝置,美國倒是願意出售裝置,卻表示不會提供任何技術指導,僅僅是幫助你安裝好機器。意思就是機器我可以賣,怎麼操作你自己研究,至於工藝配方更是想也被想。
平行世界裡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楊秋腦海有足夠的化學知識,資料機裡也有一些和軍工有關的化學資料,但問題是化學可不僅僅是配方,工業化靠的是裝置和機器,現代人懂得化學方程式卻極少有人懂得生產裝置是怎麼運作的。更嚴重的是,即使美國答應了採購裝置,報價也極為駭人,以石油提煉為例,年產五萬噸規模就需要1000萬美元之巨!
別說1000萬,就算是翻兩三倍只要能買回裝置也值得!雖說目前湖北工業公司已經能製造一些小型裝置,比如化工容器、分離裝置,換熱器、蒸器、乾燥器等,奧匈來的技術員還能製造一些小機床和衝壓機,可無論是產量、質量和規模都不大,何況是這些大傢伙,要想自產沒十年不可能,所以想要大躍進必依靠外國,可偏偏這個時候錢袋子出問題了。
有時候空閒下來,楊秋真恨不能懂法術把美國的機器都搬回來,但荒唐過後就是無奈和辛酸。資料機裡有足夠稱雄世界的資本,但要想將圖紙變成實物就需要一臺臺機床,一個個工廠,需要化工裝置、配方,需要金屬加工能力,而這些目前的中國都沒有,或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