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西雄雞們自然不願坐以待斃。【】【】一邊高呼“誰答應還錢我們就支援誰”積極推動俄國內戰,然後又鼓動英意等國攜手一起賴賬!於是。。。。。。高達百億美元的歐戰貸款被各種三角債牽扯的支離破碎甚至出現收不回的可能,就連英法貸給中國的25億美元都已經轉手數次。甚至惡搞到財政部去年準備還第一筆錢時,卻被英國央行告知匯到維京群島的某家銀行。。。。。。。
百億美元!即使美國這樣的國家,如果一口氣丟掉這麼多錢也會立刻落下世界經濟王座。所以他們積極鼓吹新威脅論,先是把列寧和俄國妖魔化,然後假借打擊窮黨積極扶持德國,鼓動英法免除賠款債務。然後又鼓動美國政府,以美國需要確保資本安全,確保兩洋安全等等藉口,一口氣鋪設下13艘超級戰艦的龍骨。
歐戰結束至今,事實上整個歐洲都處於再次爆發大戰的濃烈氣氛中。身為世界老大的大英帝國不得不把大家集合起來,商量削減海軍和軍備緩和氣氛。資本大鱷們暗暗鬆口氣,當他們揉揉眼睛盤算該怎麼儘快挽回損失時,卻突然發現一個原本不怎麼注意的國家居然跑來歐洲瘋狂撒錢。。。。。。各種的眼紅嫉妒貪婪被激了起來。…;
以楊秋為首的中國精英一代人並非不知道世界局勢,更知道資本的可怕。但卻因為實力、經驗等等無法參與到這場角逐中,所以紛紛扭回頭專注於國家內部建設,夢想花10年時間讓中國再上層樓,真正成為角逐世界資本的大國。
在這種背景和心態下,重慶經濟會議最後幾天裡,蔡公時領銜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改革委員會拿出第二個五年工農發展計劃。這份發改委起草。各部位稽核最終由楊秋等人拍板的計劃中,民國高層決心暫不全面學習歐美的自由經濟,繼續採取目前半自由半國有的國民社會化模式實施新一輪工農發展計劃。
計劃首先要求加強教育、航空、鋼鐵、金屬加工、電子、發動機、電力、基礎材料研究、化工、農林水利總計10大項建設。提出到1925年全國工農總產值要達到700億美元,自產鋼鐵達到每年500萬噸,發電量達到年40億千瓦時,煤炭3億噸,水泥1億噸、石油300萬噸,化肥1000萬噸,鐵路6萬公里。。。。。。等等具體目標。為確保實現這些目標,國家和地方將每年至少投資30億(含地方財政)用於鐵路,道路等基礎建設投資,興建北海(伊爾庫茨克)、玉門關、黑龍江(處理庫頁島石油)、三都澳(外購石油處理)四家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建造12座火電廠,49座省級中小型水電站(大型水電站當時水力發電機功率不足,太早興建升級換代代價大),確保全國除青海、西藏外都擁有發電廠,扶持1000家擁有技術開發能力的私營企業,財政扶持輕工業發展。農業上要增加拖拉機等機械裝置耕種的比例,建設種子研究機構,加大水利建設速度,推行更加嚴格的林業草場保護和農田保護政策,在有條件地區採取休耕計劃,引進澳洲綿羊、奶牛在內等新型畜牧業,發展食品加工業,開發有價值荒地作為國家或私營農場,補充越來越大的糧食缺口。
裝備製造工業從主抓國有逐步轉向扶持私營,利用研究萊茵蘭計劃成果實現成套機械裝置自產率6成的計劃。各廠都必須建立起自己的研發機構,並確保每年投入不少於15%利潤用於新產品開發,建立國家級科技獎金制度,擴大推廣焊接、精密鑄造,磨具衝壓等製造工藝的同時,全國擁有鑽、磨、刨、銑、鏜等數十種傳統基礎機床數量和產量都要增加3倍,整體規模要增加一倍。開始仿造研製國家急需的特大型核心裝置,模仿德國技工培訓手段加強工人培養,工業總產值從目前佔世界5%爭取上升到8%。
教育同樣是五年計劃最重要的。楊秋首次提出建設國家科學院的想法,政府每年都要資助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