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部分(第1/5頁)
章節報錯
“哇。。。。。。快看!那是什麼?真漂亮。”
“對啊,好多顏色。”
“這裡怎麼會有這麼多帳篷?是不是施工隊的?”
“等等,這是。。。。。。。老天爺啊!”
隨著車隊駛近,剛才還因為首見美麗的帳篷海洋,興奮的高聲呼喊的女學生猛然捂住嘴巴,大眼睛瞬間就紅了起來。
一群群如灰褐色蟻群般衣衫襤褸的人群出現在眼中,士兵們正在發放少的可憐的口糧,孩子們光著身子緊緊拽著大人的手,眼神膽怯的望著這群衣著鮮亮面板細白的城裡人。
這哪是什麼鐵路施工隊的帳篷?根本就是個地震災後的大難民區!
“下車吧。”詹天佑深吸口氣,臉色嚴肅起來:“你們都是成年人了,在車上不是一直討論國家建設和政策嗎?這裡有你們需要的所有答案。”
。
。
。
。
。
。 。)
========================== 本文字由辛亥吧吧務提供 ==============================
第五五二章 東歸計劃
冷傑有著顯赫的家世。
父親冷御秋是國防軍13師中將師長,外祖父曾任清室江蘇監察使,從小衣食無憂的他逐漸養成了高傲的性子。但這種高傲並沒破壞他的才華和天賦,1915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北理工學院,三年內不僅完成自身學業,還完成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部課程,所以年底被教育部選定為13位出國繼續深造的數學和物理系種子生,一躍成為國家重點培養物件。
臨行前他準備出來散散心,恰好聽說北京大學在搞西北採風活動,就加入西北之行來到這裡,也想借此機會親眼看看8年來國家變化到底有多大。
變化還沒看到多少,秦嶺腳下這片五顏六色的海洋就讓他覺得彷彿有什麼東西紮了自己的心一下。之前他還贊同胡適不該妥協歐美,應該以強硬回擊爭取國家利益,對外資進行限制保護民族企業的長期利益,但面前的畫面卻讓他明白了為何詹天佑說,這裡有自己尋找的答案。
8年的驚心動魄,8年的壯美波瀾後面,其實很多東西。。。。。。並沒徹底的改變。
在這片斑斕的帳篷海洋內,是一群群因地震災荒無家可歸的普通國民。當他們的目光扭向自己,裡面寫著的分明是飢餓和求生的掙扎。什麼大國?什麼偉大勝利?什麼樣的陰謀算計!都沒有這一刻來得真實。不解決國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所有幻想都只是建在沙礫上的樓閣,所以當一雙雙茫然求助的眼神望來,連詹天佑都狠狠嘆了口氣。這就是楊秋和南京妥協的真正原因,八年連續拼殺後,國家和國民都到了急需修生養息的階段。
士兵們揹著槍。在帳篷海洋裡來回巡邏確保安寧。簡陋的衛生室門口排滿長龍。每條狹窄的通道都灑滿了生石灰。從火車上拆下的二手鍋爐為大家提供飲用熱水,這些舉措都能證明軍方和政府正在竭盡全力阻止最可怕的災後瘟疫發生。
災民捏著碗排隊等待領取救濟糧,地震帶走了他們一輩子的財富。能拿到一件軍隊發放的單衣已經非常幸福。佈滿老繭洗也洗不乾淨的灰褐色大手中捏著飯碗,眼巴巴瞅著前方,只希望能早些輪到自己。帶點米回去給家人熬粥。
敞開的油布大帳篷內,堆著高高地米袋,分發糧食計程車兵卻只用一隻很小的竹筒來衡量白米,滿滿一筒倒下去也只能鋪平碗底。“這麼能這樣呢?這點米怎麼吃得飽!”來採風的女大學生淚流滿面,扭頭見到士兵居然用這麼小的竹筒分發糧食,愛心氾濫不管不顧衝到面前,搶走米筒將一勺勺的白米瘋狂送到災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