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也跟著來了;正在和陳小郎君談經論史。”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二十一章 知制誥
好幾年不見;當杜黯之站在杜士儀面前的時候;兩人的個頭已經相差無幾。因是從兄弟;杜黯之又深受杜士儀薰陶;乍一看去;兩人不但容貌想象;就連氣質也有幾分相似;但因為身世使然;前者言行舉止比杜士儀更多幾分謹慎。只不過這會兒相見;他完全拋開了人前從來都不會忘記的審慎小心;行過禮後便忘情地快步衝到杜士儀跟前;滿臉驚喜地叫了一聲。
“阿兄”
從當年的十九兄到如今的阿兄;杜黯之早就把杜士儀視作為嫡親兄長一般;見杜士儀笑著點了點頭;又拉了他入座;往日裡已經很善於言辭的他不禁有些結結巴巴的;尤其是按照杜士儀所問說起從縣試府試到省試種種的時候;竟是激動得語無倫次。就連一旁剛剛和杜黯之攀談許久;甚是佩服他博聞強記的陳寶兒;也對杜黯之這幅樣子有些不理解。
“彆著急;慢慢說;都是要成親的人了;將來在你家娘子面前;難不成也這樣說話斷斷續續的?”杜士儀打趣了一句;見杜黯之一下子面色緋紅;他不禁若有所思地問道;“怎麼;真的是老叔公給你挑準了人。”
“是……”杜黯之這些年忙於讀書刻苦還來不及;哪有功夫在女色上留意;此刻提及婚事不禁有些尷尬;竟是更加吞吞吐吐了起來;“是老……老叔公做……做主。”
“哪家女郎?”
“是是元氏女。”杜黯之終於平復了心情;和盤托出道;“和燕國夫人還有些沾親帶故;應是同一支的。我沒見過;老叔公說是人品穩重;只是幼年喪父;和母兄相依為命;合過八字後;說是都相宜的。她兄長大前年明經及第;現任登封縣尉。”
京畿道都畿道所屬的這些州縣;歷來別說縣令;其屬官也都是一等一的緊俏;元氏兄長能夠為登封縣尉;足可見入仕時是有人出力的。然則官不是最高;和杜黯之也就還算門當戶對;將來不會有齊大非偶之憂。於是;杜士儀笑吟吟地點頭道:“那敢情好;你娶妻之後;放了外任;也就能名正言順地分出去單過;不用再受你家父母挾制;我也能放心了。”
“不過……”杜黯之突然迸出了兩個字;見杜士儀不禁微微皺眉;他又忍不住看了一眼陳寶兒;這才囁嚅說道;“原本我的婚期也定在年末。”
杜士儀先是一愣;隨即不禁哈哈大笑:“我還以為你這不過什麼;原來竟是如此這不是很好;雙喜臨門;參詳一下先後操辦了;到時候也熱鬧”
聽到堂兄竟是絲毫不介懷;杜黯之不禁喜出望外;整個人也輕鬆了下來。等杜士儀再次笑著介紹了陳寶兒;他就連連點頭道:“我聽阿姊說了;阿兄在成都的時候覓得良才美質;剛剛阿兄沒回來;我和寶兒攀談之中說起春秋;結果他竟是倒背如流要知道;他跟著阿兄才學了不到三年”
“只不過是會背而已;還談不上融會貫通。”陳寶兒連忙插話謙遜;結果卻被杜士儀打斷了。
“他記性絕佳;過目能誦;甚至更勝我當年;所以你不要和他比這些死記硬背的東西。他基礎比你當年更加薄弱;但也比你當年幸運;因為我若得空;時常朝夕提點;而且後來一度用他為記室;教了他很多讀書時學不到的東西。
說到這裡;杜士儀一按扶手;再次站起身來;因笑道:“黯之;你是我弟弟;但也算是我半個弟子;集選在即;不論安排如何;終究也要你自己能夠入得了人眼;所以;不要給我丟臉;給杜氏丟臉既然回來了;寶兒專心讀書;我這記室的事;你來做。”
“是;請阿兄放心”杜黯之激動得滿臉通紅;當仁不讓地答應了下來。
儘管金仙公主答應得好好的;但接下來足足好些天;杜士儀根本就沒撈到相會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