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的罪魁禍首韓續祖,也沒有討好,雖然韓續祖拼死抵抗,但是還是被李自成趙魯二營攻破堡寨,韓續祖也被李自成親手俘虜。
洪洞韓氏是洪洞縣第一大族,其家族高中進士的族人當時就有五人,有舉人功名的有七人。這個聲勢,不僅在平陽府,哪怕在山西省,也是數得上的大族。
家族的五名進士,大部分都在朝為官,只有韓續祖因為在鄉丁憂。這一次叛亂,禍首就是丁憂在家的韓續祖。
面對聲勢顯赫的洪洞韓氏,李自成沒有絲毫容情,他下令將禍首韓續祖斬首示眾,將他的腦袋掛在城門口,將韓家的祖產田宅全部充公,將參與叛亂的韓家男丁、僕人全部處死。
李自成這番嚴酷的報復,頓時讓叛亂計程車紳恐懼萬分,不少士紳不得不丟車保帥,拋棄了家業逃到臨汾縣城。
面對這個大好的局面,李自成再接再厲,寬嚴相濟之下很快平定了四處叛亂的洪洞縣城。
洪洞縣叛亂平定,趙城縣叛亂計程車紳杜連章頓時沒有了後援。一月之後,杜連章徹底灰心失望,在內外交困之下懸樑自盡,趙城縣也從新歸還在劉宣手中。
平定了叛亂,李自成也從新編練了趙城守備哨,洪洞守備營兩支軍隊,總兵力也超過了四千五百餘人。
依靠這支大軍,李自成雖然沒有繼續向南攻打平陽府郭城臨汾縣,但是已經成功穩住了南線的戰局,為劉宣減少了後顧之憂。(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章王登庫一
南線的李自成平定了洪洞縣士紳叛亂,北上的先鋒劉勇趙魯二部已經越過了陰地關,進入了靈石縣境。
劉勇趙魯二部北上靈石,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了查獲鉅商王登庫的家產,其次才是幫助張虎成穩定靈石縣的局面。
因為劉勇、趙魯二部只攜帶很少的糧草,如果沒能在靈石縣繳獲多少糧食的話,那麼靈石縣也很難堅守,到時候劉宣也會果斷的放棄靈石縣,將戰場放在霍州。
畢竟靈石縣四面環山,道路也不是非常好走。如果到時候從霍州大規模運糧,只怕糧道也非常脆弱。行軍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保護糧道,如果糧道不穩,那麼未戰就已經輸了三分。所以在靈石縣不能繳獲足夠大軍作戰的糧草,劉宣也只能將決戰的地點放在霍州。
靈石縣王李寨,王家祠堂。
一個四十餘歲的中年胖子臉上滿臉惶恐,身上的汗水已經打溼了衣衫,但是這個胖子毫不在意。他四肢明顯在發抖,半邊身子癱坐在一張紅木太師椅上。
這個胖子身上穿著華貴的絲綢大襟袍,腰間掛著名貴的羊脂玉,隨身還有四個嬌媚的婢女伺候,此人正是劉勇二部的目標王登庫。
王登庫所在的王家,在萬曆年間就已經成為了靈石縣的鉅富。這些年王家與介休範永鬥合股,將東口(張家口)的貿易生意越做越大,無論是財力上。還是官場上,王家的根基也越發深厚。
山西計程車紳,靠口外的貿易發財已經超過兩百年。這上上下下的利益鏈條已經非常龐大深厚。山西的官員、士紳、太監、軍將,都靠這條利益鏈討生活,他們甚至將觸角深入到宣大、遼東,六部、內閣,所以即便是皇帝,面對這樣龐大的利益群體也不敢輕舉妄動。
王登庫就是靠在這條利益鏈上的佼佼者,儘管這條利益鏈吸食著中原百姓的鮮血。供養著塞外的強盜蒙古,女真。
在本來的歷史上,就是這個龐大的利益群體。最後將這些塞外的強盜活活養大,讓中原大地徹底沉陸,直接陷入三百年黑暗之中。
靠著口外的貿易生意,王登庫這三十年來已經積攢下上百萬兩的家財。儘管他將一部分銀兩購買了土地。但是王登庫的財力仍然是靈石縣的第一人。
王登庫不說話,王家祠堂的眾人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