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同地道:“這確是解決燃眉之急的良法。若是新政能夠推行得當,勸農歸田,同時改徵兵制為募兵制,大裕國力將會很快得以恢復,兩年之後,或有與北戎一戰的可能。”
“確是如此!”
說到酣處,浩星明睿與冷衣清竟不由得相視一笑,頗有些英雄所見略同的暢快之感。
“不過無論是改革兵制,還是在地方推行新政,如果沒有皇上的首肯,怕也只是一紙空談。王爺可是有什麼說服皇上的辦法嗎?”
浩星明睿微微一笑,道:“本來我也在犯愁此事,可是嚴域廣的這本絹冊,卻為我解了這道難題。”
冷衣清聽得心中一動,多少有些猜到了這假王爺在打什麼主意。原來這所謂的聯手,其實就是要齊心協力,共同欺瞞皇上。可是僅憑他二人之力,實做不到一手遮天,唯一的辦法就是,再拉其他的朝臣入夥。而這本絹冊,便是達成此目的的絕佳工具!
對於大多數混跡官場之人,以單純的道義與責任這等大道理,是很難說服他們去鋌而走險的。真正能夠打動他們的最為切實有效的方法,就是威脅與利誘並用。
這本絹冊的首要作用就是提供了那些可以被說服的朝臣人選。絹冊上所羅列的這些人,他們既然可以因利益驅使而選擇為濟王效力,那麼用相同的甚至是更大的利益相誘,應該不難讓他們改投他人。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若果真遇到個別冥頑不靈之輩,此時這本絹冊的威脅之力便可發揮作用。想來不會有人願意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向那個連儲君都還不是的濟王表示忠心。
有了絹冊上這些人的暗中配合,再加上左相的威權,更有輔政親王的從中斡旋,左右朝局甚至是把持朝政,都已不再是遙不可及之事。
想到這些,冷衣清竟不覺對這位假王爺產生了一種由衷的欽佩,此人心思縝密又智計百出,實是難得一見的鬼才。然而他隨即又意識到,自己不正是這位假王爺威脅與利誘之下的俘虜嗎?一想到此,他的心中頓時大感不是滋味,竟坐在那裡沉默不語起來。
“這本絹冊雖能助我等瞞著皇上,在地方上推行新政,但若要改革兵制,卻絕對繞不過皇上這一關。如此便需要冷大人你多用上一番心思,想一個讓皇上實難拒絕的理由出來。”浩星明睿忽然微笑著說出這樣一番話來。
冷衣清聽得不由一怔,“兵制改革實非我這左相許可權之內,若是由我提出,皇上必會起疑。”
浩星明睿卻是哈哈一笑,“目前這確不是左相之責,但不久之後就難說了。只要冷大人決心與我聯手,我們便能夠將那些不可能之事,盡皆變為可能!”
這次,冷衣清不過是略一猶豫,便慨然應道:“好!冷某在此立下誓言,今後將盡己所能,襄助王爺,為大裕的未來謀一線生機!”
這番話雖是說得極為動聽,卻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皆因此刻冷衣清的心中並未真的要放棄濟王。
然而,不由自主地,他仍是在心裡將自己所屬意的濟王,與那位真正的定親王做了一番比較。兩相比較之下,冷衣清也不得不承認,那位真正的定親王確是不容小覷!
他既能得到像這個假王爺這種智囊人物的鼎力相助,在朝中替他網羅黨羽,而他本人又曾是戰功赫赫的一方統帥,在軍中仍有一呼百應之威。與濟王相比,除了缺少正統名分,那位定親王確是已具備足夠的爭位實力。
可就是這正統名分,實是不可逾越的一道鴻溝,將那些名不正、言不順的野心之輩拒於儲位之外,而這也正是他冷衣清的底線。
第一百零四章 城下之盟(三)
見冷衣清終於鬆了口,表示願意合作,浩星明睿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欣喜之色,竟然站起身來,向冷衣清深深一揖,道:“冷大人千金一諾,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