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產業傳到了他的兒子肯尼思·湯姆森的手上,結果很快趕上了1979年發生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包括北海油田的生意,以及一些棘手的糾紛在內的等等麻煩,逼得他不得不將《泰晤士報》停了一年,這絕對算得上一段奇葩的歷史了。
肯尼思·湯姆森這個人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富二代。相反,他的能力很強。
原本時空裡,肯尼思·湯姆森在下個世紀初去世的時候,身家接近了180億美元,是加拿大第一富豪,排名全球前十以內;他父親一手締造的湯姆森公司。更是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資訊公司,以至於在其逝世後,與路透社合併。
為了擺脫危機,肯尼思·湯姆森開始給湯姆森公司轉型,出售包括北海油田在內的一些多元化業務,甚至連《泰晤士報》也成了可賣品。
對《泰晤士報》情有獨鍾的買家自然不少,但只有魯伯特·默多克願意滿足肯尼思·湯姆森的各項條件,於是魯伯特·默多克最終以1200萬英鎊的價格,將《泰晤士報》收入囊中。隨即撤換主編、進行改革。
在收購《泰晤士報》之前,魯伯特·默多克在英國已經擁有了發行量堪稱第一的通俗小報《太陽報》。
有鑑於此,英國人還真擔心自己這個風格嚴肅的“國報”,被改成了以三版女郎聞名的《太陽報》的模樣。
不過,精明的魯伯特·默多克深知其中的厲害,根本無意這麼做,況且《太陽報》支援工_黨,《泰晤士報》支援保守黨。送上門的通吃各方的佈局,為什麼要改?
因此。在收購《泰晤士報》後,魯伯特·默多克一再強調,自己無意干涉《泰晤士報》的編輯方針,更不會降低其歷史積澱的品質和風格。
甚至,在報社技術和裝置的升級過程中,《泰晤士報》還從自家老闆的對手——唐煥的旗下計算機公司。引進了桌面出版系統,因為在這個數字化領域,哲儒和方圓的水準世界領先,比如資訊採編的最終端——記者,可以直接透過打字輸入來撰寫稿件。
正是因為這些過往。唐煥樂觀地以為,《泰晤士報》真的很獨_立,沒想到其在這個時候,搞出了一篇譁眾取寵、影響力巨大的報道。
“或許,由於香江的複雜形勢,英國也樂於見到我沾惹上一些麻煩。”唐煥沉吟著繼續分析道。
“那你打算怎麼應對?”韓安遠關切地追問道。
“嘴長在人家臉上,我能有什麼辦法。”唐煥聳了聳肩,“只不過,彼此之間的嫌隙更加大了。以後,魯伯特·默多克擴張自己的媒體帝國的時候,我更有理由給他添堵了。”
“這樣也好,一動不如一靜。”韓安遠點了點頭,然後拍了拍外甥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記住,不管遇到什麼麻煩,扶南雖小,但它永遠是無條件接納你的安樂窩,而且這是你應得的待遇。”
唐煥開心地哈哈大笑,“那也需要小舅你在扶南紮根做保障啊。”
“倫美公主又快生了,我這個姑爺的位置穩固著呢。”韓安遠一邊洋洋得意地說著,一邊做出要紅包的手勢。
“那就再接再厲。”唐煥打趣道:“紅包還是由我親自交到小舅母的手上吧。”
……
此事過後,忙碌的韓安遠不在哈努克港過多停留,返回了首都百囊;唐煥則繼續玩自己的“模擬城市”遊戲,做出了心中理想的佈局,然後靜等客觀規律這個後臺智慧程式相應地發揮作用。
唐煥當然不可能呆在哈努克港乾等下一個“遊戲回合”的到來,而是坐上矽谷一號,回了中國,主要目的自然還是搬運人力資源。
他在扶南投資建設了醫院、學校、福利院等一系列公益設施,雖然有勤和這個龐大的實業體系配合提供人力資源,但缺口仍然很大,自然要在勞動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