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弼倒是想用這些透過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光環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訊號,可10億美元的耗資,和傳出來的各種經營不善的訊息一比,頓時成了一個莫大的諷刺。

第四代香江滙豐總行大廈建設期間,滙豐暫時遷往同樣位於中環的怡安華人行辦公。雖然第四代香江滙豐總行大廈現在已經建成了,但不可能馬上就搬進去,還有眾多瑣事需要準備。

沈弼特意去看了一下滙豐那對著名的銅獅,被重新放置在總行大門前的過程。蓋因這兩個大塊頭擺件並不簡單,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

第三代香江滙豐總行大廈在1935年啟用的那個時期,滙豐在中國的據點可謂遍地開花,上_海滙豐銀行自然成為其中的翹楚,以至於門前擺放兩隻銅獅的做法,也被香江滙豐銀行學了去。

其直接複製了上_海滙豐銀行門前擺放的兩隻銅獅,然後擺放在了自己的大門前,還進行了命名:張嘴吼叫的那一隻叫做“stephen”——“史提芬”,來源於香江滙豐總行總司理史提芬,山寨銅獅的建議就是他提出來的;另外一隻被稱為“stitt”——“施迪”,來源於當時上_海分行經理stitt——施迪的名字。

當1942年日軍攻佔香江後,因物資緊張,便將這些銅獅,連同維多利亞女王和香江滙豐銀行大班昃臣的銅像運至日本橫濱,準備回爐取銅,做為軍火材料。

1945年日本投降後,香江這兩座銅獅被美軍在碼頭倉庫發現,於是被麥克阿瑟命令運回香江。

一個企業能擁有如此歷經風雨的文物,絕對是一件上檔次、夠格調的事,所以沈弼才如此重視,可結果他就是在大門口這裡,被記者問得啞口無言。(未完待續。)

第0676章 國家元首級接待規格

眾所周知,在香江迴歸道路上,沈弼是叫囂“主權換治權”的一個著名人物。

這未嘗不是滙豐的態度。其尋求國際化的過程中,即使虧得吐血也要堅持下去,固然是香江的格局顯得小了,可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為了防範政_治風險。

只不過,滙豐在香江的地位太特殊、實力太深厚,即使香江的精英階層看出端倪,也默契地讓這個趨勢處於“做得說不得”的狀態。畢竟,滙豐的“以華制華”策略非常成功,很多華商都是被拉攏的既得利益者,1970年代末在資本擴張上的那位魚躍龍門者,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了。

那問題就來了,既然沈弼和滙豐都不看好香江的未來,那你又何必狂砸10億美元,建設了一個世界上最昂貴的總部?

要知道,美國海洋銀行的鉅額虧損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難道只是為了達到一個簡單的迷惑大眾、安穩人心的目的,便可以如此任性地忽視股東權益麼?

沈弼向來以收藏各種名錶著稱,這是不是他的又一個好大喜功的表現?滙豐的錢,那可都是從香江賺的。

在即將正式啟用的第四代香江滙豐總行大廈門口,背後還擺放著一對歷史悠久的標誌性銅獅,被一個小記者句句誅心之言地問著,本來心情甚佳的沈弼當即額頭青筋暴露、眼裡兇光直閃。

這些質疑之聲在滙豐內部甚囂塵上,他反正就要退休了,自然可以熟視無睹,但此類言論卻不適合拿到滙豐外部的公眾場合,切開揉碎地討論,自己也沒法子圓滿地解釋。

當堂堂的滙豐大班滿臉陰沉地拂袖離去後。留給記者並被擴散出去的是更多的猜測、疑惑、驚慌……

很多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土財主滙豐遇到了麻煩,可小可大,就看它解決的技巧了。

……

將近一個星期的香江網球公開賽,儼然一個明星party,帶動了長達數天、居高不下的上座率。

能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