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主攻方勤和絕對稱得上是別出心裁,讓整天只顧著盯著眼前那點雞零狗碎的香江人大開了眼界。
近期最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勤和組織了百人團,免費帶著大家去日本和美國,參觀上市公司的真實家底,連帶著現場見證了愛普生的上市。
隨著電子遊戲公司太東上市腳步的臨近,第二個百人團也準備就緒了。
只是大家還不知道,其實第二次的造勢已經沒有必要了。因為當唐煥在四月底決定動身前往馬島的時候。勤和已經掌握了怡和的百分之二十出頭的股票。加上置地手裡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以及殺手鐧的百分之十,怡和已經姓唐了。
之所以秘而不發,蓋因唐煥在考慮如何收尾,英國人的情緒必須安撫,打一巴掌還要給一個甜棗呢,何況在香江盤踞了一百多年的怡和各位英國股東。
另外唐煥也不無惡意地想要看看,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死透了的怡和。會有什麼新花樣拿出來,或者不知趣的勢力跳出來。
果不其然,在唐煥身處南美洲期間,怡和竭盡所能地垂死掙扎。
首先是從政治層面,怡和透過倫敦的勢力,催促港督出面壓制。
但周密在被約見的時候,明確表示,“勤和就像一輛全速行駛的跑車,此時踩下剎車,無疑會傷到自己。只有到了目的地之後再說了。”
這個比喻,被很多看熱鬧的人認同。事實也是如此。勤和的優勢如此明顯,怎麼可能不爭取一個全面的大獲全勝。
即將卸任的港督麥理浩,為了這件事還忙得中風了,好在症狀不嚴重,於是他藉機貓起來了。
同樣唯恐躲之不及的還有包船王,他早早地離開香江談生意去了,因為英國人正在為怡和尋求願意出手相助的“白武士”。
還別說,真有人趟這個渾水,澳洲財團躍躍欲試地加入了進來,另外還包括幾位著名的華商——新馬地區的郭賀年、邱德拔,以及香江的李半城。
華商“白武士”的動機,隨即成了香江輿論的新熱點,其中不乏有人戲言,如果包船王也在香江,基本上也會是其中的一位。
但讓英國人難堪的是,“白武士”的介入,在實際當中沒有多大的效果,怡和的股份依然源源不斷地流向對手那裡。
這裡面便涉及到了香江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微妙心理,香江前途問題已經正式擺到了桌面上,這裡面究竟有多少人對中國大陸有信心,已經沒有討論的必要了,原本時空裡的移民潮就說明了這個現象,留下來沒走的那是沒門路,等到了1990年代更是集體醉生夢死了。
在這種情況下,香江人迫切需要一種財富保值的渠道,而唐煥所提供的日本和美國資產投資,迎合了大眾需要,甚至流傳出了可以藉此投資移民的小道訊息。
怡和之前和唐煥拼現金,直接敗下陣來,唐煥依然不依不饒地祭出了“換股”殺招,事實上就堵死了對手的所有退路。
現在“白武士”登場了,但問題是他們的招數同樣萬變不離其宗,最有效的用大筆現金吸引持股者,早就被證實了吸引力不夠大。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香江人的心理又有了新的變化,這和寰亞電視的世界新聞報道有著脫不開的干係。
唐煥去馬島的時候,帶了兩名勇敢的寰亞電視戰地記者,這不僅讓世界媒體在這個領域看到了華人的身影,還讓香江人詳細瞭解到了地球另一端所發生的戰爭。
香江畢竟是英國的殖民地,其對英國發生的大事件不可能沒有興趣,英國人感覺寰亞電視這是幫著自己宣揚國威,正是當下所需要的,自然喜聞樂見。
結果在寰亞電視特約軍事評論員的講解下,觀眾們瞭解到了戰爭現場馬島的具體為止,然後英**隊的“鞭長莫及”,在所有人的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