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起來,“矽谷的老大哥,向來都是做好事不求回報的。”

他們這邊雲淡風清地不以為意,惠普那邊則是亂七八糟地相互爭執。

對於唐煥表現出來的的不友好,惠普方面理解為暴發戶的飛揚跋扈,除了不屑,沒往心裡去。

但隨之,他們內部的分歧,再次引發了爭論。

惠普是繼續借著方圓電腦標準聯盟的成立機會,進軍個人電腦市場;還是像ibm那樣,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打造一種新的硬體平臺?

雖然沒有申斥被唐煥趕回來的部下,但惠普總裁兼執行長約翰?揚心裡已經認為,這幫蠢貨把差事辦砸了。

他和唐煥早在1979年的dex上就見過面了,對於這個年輕人,印象很深,其火箭一般的躥升速度,也證明了這種觀感。

按照唐煥的說法,現在個人電腦行業已經發展到了16位的第三階段,可從1975年算起到現在,不過才六七年的時間,其更新換代的頻率,和小型機、大型機迥然不同。

惠普可以研發出來一套自己獨有的個人電腦硬體平臺,但沒信心比ibm所消耗的一年時間還短。

而等一年之後,產品上市了,個人電腦市場又發展成為了什麼樣子,誰也說不好。

另外,瞧瞧現在ibm…pc的市場處境吧,二代方圓電腦盯著它的上路和中路打,蘋果電腦則專攻下三路,兩者配合可謂極其默契,ibm…pc都快生活不能自理了。

這一點說明了,目前的個人電腦行業,已經被一些先行者劃分勢力範圍了,而扮演攪局角色的外來者,則必將招惹來聯合打壓。

ibm是把個人電腦部門分離出來獨自運營的,不管當初決定這麼做的出發點是什麼,至少能保證一點。就算專案失敗了。也不會殃及本體。

惠普也完全可以有樣學樣。以這種獨_立地方式,在個人電腦市場生產二代方圓電腦的相容機試水,而其方便的硬體架構,足以保證留有連線到自家小型機進行資料通訊的技術空間。

心裡有了決定的約翰?揚,等部下們放完嘴炮,發洩了不滿的情緒後,宣佈維持原來的合作計劃不變,他將親自出面和唐煥商談。

正是有了這種清醒的自我定位。約翰?揚和唐煥的談判非常順利,惠普得以趕在8月12號之前,加入了方圓電腦標準聯盟。

當然了,條件和採納同樣標準的其它公司一樣。如果真的搞了特殊化,這個聯盟估計很快就得完蛋。

就這樣,當方圓電腦標準聯盟正式亮相的時候,外界看到的是團結友愛、勠力同心,二代方圓電腦的技術,即將成為一種流傳度更廣的標準。

事實上,歌舞昇平之下。爭鬥並非僅僅來自於惠普,唐煥又親眼見識了一把日本企業對外抱團的默契。

甚至一直合作密切的夏普。也一邊道著歉,一邊加入其中,逼迫唐煥做出讓步,二代方圓電腦相容機的授權,不但包括intel 8086分支,還包括mc68000分支。

眼見mc68000分支的吸引力如此巨大,惹得群情激奮,唐煥只得讓步。

但妥協必須是雙方的,日本的幾家公司也對應地帶上了唐煥事先準備好的三套枷鎖:南北橋晶片、bios、作業系統,其分別控制著二代方圓電腦硬體、軟硬體連線點、軟體的三個命門。

換而言之,拿到授權的廠商,必須在產品中使用唐煥的南北橋晶片、bios、作業系統,並支付費用。

這三個關鍵點的技術難度非常之高,一向精打細算的日本人,不約而同地接受了購買條件。

在有意競逐相容機授權的廠商當中、三星、宏碁基本上是沒有話語權的路人角色,最大牌的惠普又被唐煥調_教得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