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但僅僅是為了排斥異己,更在於孫逸仙對楊希閔的不信任。說句不中聽的話,此時的孫逸仙,對於任何軍閥隊伍,都已經失去了信心。他的希望,完全寄託在前去蘇俄留學的姜瑞元身上。

只不過在陸軍軍官軍校建立之前,他也還必須儘量壓制住其他幾派軍閥的實力,然他們互相制肘,難以形成合力。其中改編,就不失為一個好辦。

這種事實上的削藩,並非沒人反對,但孫逸仙自恃有蘇俄撐腰,也不把劉震寰這些小蝦米放在眼裡。可以說,沒有**黨的許可,這些傢伙連槍都配不齊全。

天宇集團,也不敢大張旗鼓的支援軍火糧餉,畢竟此前禍害廣州城,這些雜牌軍也有份,攢下了不少民憤。天宇集團需要的是民眾的愛戴,並不希望在表面上和這些軍閥有太緊密的聯絡。

莫榮新當年雖然也在粵省稱王稱霸,但說到底,他也沒做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反而在其治下,廣東深的表面,還維持住了數年的平靜祥和。百姓苦了點,總不至於朝不保夕,食不果腹。

在孫逸仙一番整頓下,廣州市內以及周圍幾個縣區,整體的局勢也都開始平穩了下來。滇軍更是被整改,頂在了飛鵝山前。後面就是許崇智率領的執隊,專門用來監視楊希閔的部隊,炮口全都對著前線,不允許任何人不經命令後撤。

陳澤原本的軍事行動計劃,因此而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姜瑞元呢?已經去蘇俄了嗎?”擰著眉頭,鍾泱肅然而問,對於這個至關重要的情報,他可是關心的很。

“嗯,他八月十六日便從上海離開,正式啟程前往蘇俄。”古月軍的回答,總算讓鍾泱放下心來。到了此刻,熟悉的歷史還未有太大的改變,至少劉浩然的投資沒問題了。

鍾泱並不歧視姜瑞元這個人,老實說一句,他比起孫逸仙和馬子任,都要靠譜得多。至少沒有什麼太過分的舉措。甚至可以說,此人極其尊重中國古代文化,四書五經也讀得比較多,還算有些學問,並非一味胡來。

並且在道路的選擇上,也從一開始的赤化**中轉變,開始嘗試民主和治。只可惜**黨內部集中難返。加上紅門與蘇俄和日本之間不清不楚的關係,最終造成了日本全面侵華,而姜瑞元也最終失去了整座江山。

姜瑞元1923年8月啟程往蘇俄時,對蘇俄帶著一種敬慕和嚮往的心情。十月**後,他學習俄語,撰寫介紹俄國勞農政府的文章,對新興的蘇俄國家表現出很高的熱情。年初,在得悉孫逸仙即將派使團赴俄時,更表示如不允其訪俄,則再沒有什麼事適合他做了。

全因為,他那敏銳的政治目光,從這件事情上看到了自己崛起的機會

其實,有了永豐艦上的經歷,再加上身邊軍事人才匱乏,孫逸仙考慮赴俄的第一人選也正是姜瑞元。7月,紅門國際代表馬林在給越飛等的信中談到:人們把姜瑞元看作孫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他從不爭地位,也從未參與權柄之爭。

這雖不盡屬實,卻代表了當時的輿論傾向。正由於此,孫逸仙才會通報蘇方,以他為“全權代表”。

7月中旬,姜瑞元便到上海,為出國做準備。8月16日,在陳潔如依依不捨的目光中,姜率代表團一行四人乘神田丸號踏上赴俄的旅程。在大連換乘火車後,經十幾日旅行,9月2日抵達莫斯科。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是地宮這個年輕的情報組織所能探知的了。所幸,姜瑞元和劉好熱鬧私底下的往來,也讓古文會對這裡面蘊含的情報有著接觸的渠道。

抵俄後最初的一些日子,除與蘇俄領導人見面外,代表團到赤軍團隊、工廠、農莊中進行了參觀。姜瑞元在日記中對赤軍“上下親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蘇俄方面負責陪同的官員在給上級的絕密報告中如此描繪姜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