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族。
荷蘭是一個較完全的資本主義國家,人數較少卻財力強大的新興資本貴族是這個國家的核心。路易不可能像對付國內和萊茵蘭的那些封建sè彩較濃厚的傳統貴族那樣對付他們,更覺得完全可以將他們收為己用。
傳統貴族的所有財產都在土地,因而控制了土地也就控制了這些貴族,繼而若完全收回土地,這些傳統貴族也就毫無價值。
法蘭西自路易十四時代起便在加強王權、削弱地方封建貴族,這一策略雖在整個路易十五時期停滯了,但因為基礎已經打下,故而路易在即位之初便在軍隊、法律和財政大臣杜爾哥的幫助下采用沒收、稅收、贖買等方式將大量土地收回國有,並隨之分予農民,以犧牲貴族利益的方式緩解了國王與普通民眾間的矛盾,重新確立了在路易十五時代被摧殘得不值一文的王權的至高無上。
而在整個過程中,唯有當時勢力最強大的奧爾良公爵展開了有效反抗,但此一事件,卻也恰好為路易在國內的統治奠定了基礎,從而令他得以不費吹灰之力地便樹立了國王所必須的強勢特質。
新興資本貴族與傳統貴族大有不同,他們的價值並不在那已經化為金幣的現實財富上,而在那永無止境的財富創造力上。因此,沒收他們的財產、消滅反抗者,也許可以得到眼前的利益,卻無異於殺jī取卵,自絕了未來數之不盡的稅收來源。
荷蘭的土地面積不及法蘭西的一個省,地形又皆為易攻難守的平原,這裡唯一的價值便是在這片土地上繁衍棲息了數代的新興資本貴族。
路易在佔領荷蘭之後,直到現在都未與其簽訂任何有關領土、賠款的條約,其目的也正是想借此先籠絡住那些新興資本貴族。因此,他也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新興資本貴族的措施,從而將荷蘭本地的傳統貴族推到了對立面上。
荷蘭的傳統貴族實力並不強大,但因在奧蘭治家族統治時期,奧蘭治歷代執政都希望藉著穩定的傳統貴族之力加冕為荷蘭國王,故而這些傳統貴族反而獲得了大量政fǔ官職和地方資源,這也足夠讓他們能與實力強大的新興資本貴族相抗衡。
傳統貴族出於自身利益而反對法蘭西和新秩序,但路易也為了自身利益而未對他們出手。新興資本貴族中的部分人士雖然親法,但這只是利益結合,路易自然也需要防止他們太過強大,而傳統貴族正好起了這一制約作用。
荷蘭的新秩序便是以這多方制約為基礎建立,但這新秩序的核心卻並非制約中的任何一方,而是自由得到確保的各個城市和省。荷蘭的城市和省本就具有高度自治權,對一個國家而言,各地的高度自治只會是形成國家凝聚力的阻礙,但對此時的路易而言,荷蘭人對荷蘭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這一概念越淡薄,便越滿足利益。他的目的便是要將荷蘭變為一個既統一,又分散的聯邦式王國。國王依靠稅收維持國力,依靠地方分散保證國家統一。
不過,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時間和機遇,關鍵在法蘭西繼續保持強勢。而要荷蘭的現狀真正成為永久現實,便需要普魯士和奧地利以一個均勢狀態先行停戰。只需要有奧地利的牽制,普魯士便無力在西方動手腳,奧蘭治家族一直消聲覓跡,便證明了普魯士力所不及。
路易在與亨利親王會面之後,便去見了與bō蘭王后瑪麗?約瑟菲娜一同來到的bō拿巴一家和護送他們的幾個bō蘭貴族。
瑪麗?約瑟菲娜有專人看護,未免傳出什麼緋聞,路易也就故意避免與她在單獨狀態下會面。
路易曾經在十年前於科西嘉見過bō拿巴夫人。一晃十年,身份已與往年有大不同的bō拿巴夫人並未因身份、處境的改變而有變化,她依舊是一個思想傳統、保守的有教養的fùnv。
bō拿巴夫人從未參與過政事,故而也無法給路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