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3頁)
章節報錯
大意是說,對於性戒,例如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不管是不是佛法中制定的,其性質本來就是罪行,是產生罪業之報的真正原因,是社會上普遍承認的罪惡,並非只有佛家才規定禁止的,所以才稱為性戒。反之,只有佛家而設的制度,才是遮戒。例如飲酒,社會上並沒有認為飲酒就是罪惡。
2008年3月1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心蓮百合文化網引導頁 txt小說上傳分享
396 關於不見世人過
396 關於不見世人過
郭旭東
博友留言:郭老師,您好。您能再講講不見世人過嗎?今天早上見到路邊一個火鍋店有兩個人在殺狗,我當時特別難過,為了那隻狗淚流不止。後來分析自己的心理,發現我只是可憐那隻狗。於是心中默默祈禱,也願那兩個人遠離貪嗔痴,早獲身心輕安。請問老師,這樣仍是見世人過了嗎?&;nbsp;
關於“不見世間過”,出自《六祖壇經》,我們看一下原文:“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愚。若見世間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煩惱碎。若欲化愚人,事須有方便。勿令破彼疑,即是菩提見。”
這段話大意是說,作為一位真的修道人,應該不見世人的過失。為什麼呢?如果沒有特殊的因緣(如老師教育學生,家長教育孩子等),見了世間的過失,而對其進行惡口、誹謗等,即便我們認為自己是正確的、沒有過失的,實際上見了世間過失的行為也是錯誤的行為,是沒有涵養的表現。何況我們往往從自我現有的觀念出發,並不一定清楚事情的實質和真實原因。事實上,別人的罪過與我們並無什麼必然的聯絡。如果我們是正的,並不會因為對方的過失而使我們有罪;如果我們有過失,那麼自然有罪過,並非因為他人的失誤而增加或減少我們的過失。我們儘管自己修持自己的內心好了,在去掉我們的不足,打碎煩惱惡習上下功夫。如果認為世間人有過失,想幫助他們的話,那麼就需要智慧方便,也不需要用惡口、誹謗等見世人過的行為。透過智慧方便使其斷除惡習疑惑而不護短,這就是菩提之見解。
不要認為這是阿Q和自欺欺人的做法。實際上,我們往往從自我現有的觀念出發來評判他人的過失,並不一定清楚事情的實質和真實因緣。在我們價值觀不斷昇華的過程中,我們的心胸、慈悲和智慧也在增加。不同的價值觀和涵養會有不同的處事方法。具有高尚的價值觀的人不會認為自己善良的行為做的不值得。如果涵養不夠,往往認為自己吃虧了、善行沒有意義、不值得等等,或者對自己的善行感到後悔。&;nbsp;
總之我們需要掌握一個原則——“不見世人過”。這是我們人為處事的法寶。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糾紛,避免很多矛盾,同時也會不斷提高我們的涵養、修養。因為我們將道德放在了第一位,而道德的本質是無私,無私反倒成就一個人,而不是毀掉一個人。&;nbsp;
由此,我們就應該進一步意識到提高修養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進一步謙虛地對待別人給我們的批評與建議,刻苦精進,努力克除各種惡習,不斷進步,持之以恆,直到永遠。
2008年3月3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心蓮百合文化網引導頁
397 《關於性戒》(二)
397 《關於性戒》(二)
郭旭東
博友在博文《關於性戒》中留言:謝謝老師!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性戒”。自己的心行必須符合常態世間的善因緣。老師,這句“不待佛之制戒”,我的理解是:不管是不是佛法中制定的,其性質本來就是罪行。老師,這樣理解對嗎?老師,我很高興也很慚愧。高興的是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