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是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爆發前五十多年的時候開始動工修建的,直到唐歷1284年,也就是公元1899年,運河才正式通航。而此時的美國還沒有強大到可以與唐帝國平起平坐,甚至還沒有強大到成為美洲的霸主。最重要的是,此時唐帝國在中美洲仍然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就連巴拿馬政府都與唐帝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其他的列強也不希望看到運河完全由美國管理。最終,美國在運河的管轄權問題上向各列強做了妥協,並且與巴拿馬政府簽訂了一條沒有期限的協約。該協約的主要內容就是:巴拿馬運河屬於國際共管區,由美果與巴拿馬成立一個聯合公司代為管理。運河同行的費用由美國與巴拿馬平分,而美國負責運河的日常維護,巴拿馬則提供協助與支援。

這份被成為《洛美條約》的國際協議從根本上確定了巴拿馬運河的協議,可其中卻存在一個巨大的漏洞,即條約沒有確定時間。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其他補充協議之前,美國將一直管理巴拿馬運河,而巴拿馬政府實際上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這在今後還將釀成很多衝突,而在大戰期間,運河的實際控制權就在美國手裡。

也正是透過巴拿馬運河,美國最終使其東西兩岸有了一條便捷的海上通道。更重要的是,透過巴拿馬運河,美國的影響力逐步擴張到了整個美洲,特別是南美洲地區。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爆發之前,美國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美洲霸主。“門羅主義”在美國更是風靡一時,幾乎在每一個美國人的心裡,美洲就是美國的美洲,是別的國家不能插手的美國後院。當時,唐帝國基本上預設了這一點,畢竟對唐帝國而言,美洲在地球的另外一邊,在其他地區的麻煩不斷的情況下,唐帝國哪還有精力去插手美洲事務?而歐洲列強也基本上預設了美國在美洲的霸權地位,因為他們需要美國的支援來抗衡唐帝國。

最終,正是歐洲列強制造的謠言讓美國出面干預了第一次全球戰爭。當時,唐帝國並沒有想過要將戰火燒到美洲去,就算墨西哥一直對美國不滿,幾千萬墨西哥人做夢都在想著收回失地,可是唐帝國根本就沒有精力去管墨西哥。歐洲列強就在這個問題上做了文章,結果在歐洲列強精心策劃的幾次諜報事件曝光後,美國相信,如果唐帝國打贏了的話,必然會插手美洲事務,而且還會慫恿墨西哥挑戰美國,這勢必影響到美國的根本利益。也正是在此情況下,美國悍然介入了第一次全球戰爭,迫使唐帝國在極為不光彩的情況下籤訂了停戰條約,損失了大量的海外利益。

歸根結底,美國想獨霸美洲,從而稱霸全球,到最後,就算唐帝國再能忍,再能讓,也必然會與美國因利益衝突而幹上一架。第二次全球戰爭就是美國挑戰唐帝國的戰爭,是兩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爭奪全球霸主的一場戰爭。相對而言,美國的地理優勢是唐帝國所無法比擬的。

除了南面頹弱的墨西哥之外,美國幾乎沒有陸地上的威脅隱患,而且連墨西哥都無法對美國構成多大的威脅。而瀕臨世界兩大洋,讓美國海軍可以左右開弓,在太平洋與大西洋上縱橫馳騁,而不需要為調遣兵力而發愁。這些地緣上的優勢都是唐帝國所不具備的,而且也是唐帝國做夢都想擁有的。再加上豐富的資源,牢固的人力基礎,發達的工業系統,先進的科技等等,美國僅僅花了20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其他國家用上千年的時間都沒有完成的壯舉,成為了唯一一個在綜合實力上可以與唐帝國抗衡的一流強國。

美國也並不是只有優勢,沒有缺點,而美國最大的缺點就是其國內發展不平衡,東西差距巨大,而這又是由美國的歷史所造成的。

從根本上講,美國是一個以白人,特別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的國度。最初宣佈獨立的十三個州都在美國的東海岸地區,之前都是英國的殖民地。而在隨後的發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