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溯游從之:順流而下尋找她。“遊”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個人)彷彿在河的中間。意思是相距不遠卻無法到達。宛,彷彿、好像。

悽悽:茂盛的樣子。現在寫作“萋萋”,與下文“采采”義同。

晞 xī:曬乾。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躋jī:升高意思是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島。

采采:茂盛鮮明的樣子。

已:止,這裡的意思是“幹,變幹”。

涘sì:水邊。

右:迂迴彎曲。

沚zhǐ:水中的沙灘。

之:代“伊人”

【評析】

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蒹葭、白露與秋水,字字無瑕。所謂那女子,與詩人並沒有萬水千山之隔。因為遙遠,根本不需要萬水千山,一水之隔已經足夠。方玉潤說:其實這首詩第一段已經是絕唱了。

這次那女子卸下了月光,剛好降臨在對岸,沒有近一點,也沒有遠一點。詩人說:所謂那女子,在水一方,不論順流逆流,無法到達身旁。但丁也說:三步之遠,如隔滄海。

靜女

詩經?邶風

靜女其姝

俟我於城隅

愛而不見

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

貽我彤管

彤管有煒

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

洵美且異

匪女之為美

美人之貽

【註釋】

靜:嫻雅安詳。

姝:美好。

城隅:城角隱蔽處。

愛:通“薆”隱藏。

踟躇:徘徊不定。

孌(luán):年輕美麗。

彤管:一說紅管的筆,一說和荑應是一物。

說懌:喜悅。

牧:野外。

荑: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徵婚媾。

詢:實在,誠然。

邶 :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湯陰東南。

有煒:形容紅潤美麗。“有”為形容詞詞頭,不是“有無”的“有”。

匪:通“非”。不,不是。

女:通“汝”,指“荑”。

【評析】

愛情無處不浪漫,哪怕是在遠古時代。《邶風?靜女》就給我們講了一個很浪漫的愛情故事。而且美貌永遠是激發愛情的最初動力, “靜女其姝”,仍然從美貌的渲染出發,無論“靜”或“姝”,都告訴我們:美麗的少女才有浪漫的故事。第一章寫得生動活潑,趣味盎然。一對相戀的青年男女,約於城角相見。因姑娘先到,想捉弄一下小夥子,所以故意躲藏了起來。而小夥子呢,遲到已是心急如焚,遠遠地,分明看到了姑娘的身影,轉眼之間竟然不見,不禁坐立不安了,抓耳撓腮。

等待中,小夥子想起姑娘那麼美,送給自己的“彤管”那麼好看,令自己陶醉,因為其中蘊涵伊人相贈的情意。物雖微但意深,如南朝宋陸凱《贈范曄》的“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一般,物品貴賤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贈送禮物的人。此段絕佳,不寫小夥子對姑娘的愛戀,僅透過他對禮物的喜愛,就把他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不由令人想起“最難消受美人恩來”,只要禮物是心上人送的,玻璃也有鑽石的光芒,這便是“匪女之為美,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