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這裡頭未必沒有直郡王縱容的緣故。 後院裡不安生對於直郡王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名聲。 就相比四爺來說,四爺不想見著那兩個姑娘,有的是法子,雷霆手段自然總會有效果的。 那麼直郡王后院這些這些雞飛狗跳究竟有多少是由直郡王授意縱容的呢? 畢竟從前已故大福晉在的時候可是從來沒有鬧出這些事端的…… 直郡王心中大抵還是有不滿的。 對於繼福晉的不滿,對後院裡一茬一茬新人的不滿,最後歸根到底……是對決定了這一切的萬歲爺、皇阿瑪的不滿。 萬歲爺那裡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聽見,這回幾個兒子裡他要說最上心的便是直郡王的後院了。 萬歲爺那裡是知道了,只是似乎卻沒有任何的表態。 又像是壓根不知道這些小打小鬧。 這便苦了同住在直郡王前後的眾人了,李沈嬌這裡是被整日吵得十分頭疼的,不時還有摔盆砸碗的動靜。 她睡的早醒的晚,偏生她睡得正香的時候前頭就是最熱鬧的時候。 只是連萬歲爺都不管的事兒難道她還能去指手畫腳不成? 那她可真是膽子大了。 她只能寄希望於這場風波早些了結了。 無非就是直郡王想和萬歲爺打擂臺唄?不,這連打擂臺都算不上,頂了天了只能算是直郡王和萬歲爺慪氣…… 不過胳膊肯定是擰不過大腿的。 李沈嬌就等著看萬歲爺那裡究竟要怎麼處置了,不過還是早些處置吧…… 只是……直郡王這一鬧,消磨的畢竟是萬歲爺的耐心,原本對他喪妻之痛的憐惜大抵是也要跟著消磨了…… 李沈嬌看了幾天的熱鬧,倒是說不出該說直郡王是痴情呢還是傻了。 真要痴情……這麼一鬧,怕是萬歲爺更加厭煩已故的大福晉了。 要說傻的話,那也是真的傻。 這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哦,這對於萬歲爺而言怕是一點兒害處也沒有。 左右李沈嬌是隻盼著這事兒能早些了結的。 四爺這幾日望著應酬,倒也沒進後院。 不過裡頭還有一個緣故,就是因著前頭直郡王后院裡的風波四爺並不想自己的後院太起眼。 左右四爺從前也是不大常進後院的。 偶爾不進後院幾日也是沒什麼妨礙的。 說是這麼說……只是四爺這幾日心裡也還是不大痛快,畢竟他原本都預備好了和李沈嬌一道去釣魚了。 那日在東宮釣魚之後四爺倒像是發覺了什麼樂趣一般,他自然不可能帶著自己的女眷往東宮去。 打那日從東宮回來四爺便又找到了一處能釣魚又偏僻的地兒。 如今倒是又得耽誤了。 李沈嬌這裡倒是不知道四爺預備帶著她去釣魚這麼一出,要是知道了估摸著只會嘴饞一回。 糖醋魚、清蒸魚、紅燒魚……再配上肥美的螃蟹…… 便是不知道要去釣魚都夠李沈嬌饞一回河鮮了。 畢竟行宮靠水,加之隨行的貴人眾多,每日各處總歸都是要些河鮮的。 等到快到中秋的時候,前頭直郡王后院裡那鬧劇已經鬧了不知道好幾天了…… 這可真是鬧得夠久了。 八月十三這日的時候李沈嬌才收到了來自府裡的回信。 不止是李沈嬌這裡收到了府裡的回信,四爺那裡也收到了京城的回信,德妃娘娘的、福晉的,也就只有這兩人了。 李沈嬌這裡有二格格的、林嬤嬤的還有二格格身邊的奶嬤嬤的。 李沈嬌找了一個前頭鬧得沒有那麼厲害的時候抽空看了信。 小姑娘的字確實長進了些,不過還是有幾個字寫成了一團,李沈嬌還是勉強辨別了寫的是什麼。 天氣熱了孩子們都是隔一日才到前院去進學,算起來小姑娘們進學也有一年了。 小姑娘寫了不少,大多就是在說李沈嬌不在府上的這幾日發生了些什麼…… 得了,李沈嬌算是明白了,小姑娘在府上可過得比她愜意多了,沒有她這個額娘在,小姑娘每日倒是也挺開心的。 李沈嬌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林嬤嬤那裡倒是主要說了些這陣子後院裡發生了什麼要緊事兒,無非就是宋格格和武格格初一請安的時候吵嘴。 福晉那裡又操心著二阿哥的身子,天氣一熱,二阿哥的身子似乎也還是承受不住……連進學也都是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