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站起身負手走了幾步,心中盤算片刻,又回頭急切問道:“兩萬精兵現在可能調動?”

李延慶笑著搖搖頭,“殿下,現在有些事情殿下還不能做,尤其涉及軍隊,一旦被某些人抓住把柄,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李延慶其實就是在含蓄地提醒趙桓,一旦出現未經天子允許的軍隊調動,恐怕第一個被廢的就是東宮太子。

趙桓聽懂了李延慶警告,他只得收起了心中對軍隊的強烈渴望,又重新坐下,半晌問道:“聽說你今天見了父皇,他對你說了什麼?”

“官家讓我勸一勸殿下,儘量不要繞過知政堂。”

“哼!我就知道父皇會這麼說,然後呢?父皇還說了什麼?”

“官家明確希望我不要加入戰時軍議堂。”

趙桓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咔嚓!’手中筆竟然被他折為兩段。

李延慶微微欠身笑道:“並不一定非要加入軍議堂才能為殿下效力,卑職出任開封府尹,相信會有很多地方能幫助到軍議堂。”

趙桓點了點頭,“你說得對,加入軍議堂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有時間幫我看看城防,看看還有哪些不足,我們可以及時改正過來。”

“微臣明天上任後就開始巡視京城!”

。。。。。。。。。

從東宮出來已經快要到黃昏時分了,李延慶從皇城出來找到了兩名親兵,他們先來到了潘樓街的寶妍齋,得知父親還沒有從江夏回來,便轉道來了曹府。

姑爺到來,門房立刻飛奔進府內稟報,片刻,曹儼便匆匆迎了出來。

“延慶,都是自己家人,用不著什麼稟報,以後直接進府就是了。”

李延慶笑道:“第一天回來,總要打個招呼才對,以後就不需要了。”

“也對!”

曹儼讓管家安排了李延慶的兩名親兵,他便熱情地領著李延慶向內宅走去,“你回來估計全城都知道了,下午老爺子還在問你,我們說你肯定去見太子了。”

“老爺子身體如何?”

“還好!目前很健朗,說起來還多虧你父親,這幾個月,曹家大量財富都運去了杭州,全靠你父親的船隻支援,解除了老爺子的後顧之憂,他心情又開朗起來。”

“已經全部搬完了嗎?”

“差不多了,接下來還有部分族人要轉移,這次你父親從江夏回來,我們就動身。”

“大伯,需要抓緊時間了,一旦河水結冰,就有點晚了。”

曹儼笑著拍拍李延慶肩膀,“我心裡有數呢!”

兩人走進後院,確實發現曹府的人少了很多,不少院子都上了鎖,表示已經院子裡沒有人住了。

“你岳父還在,京城的生意還需要他處理,他應該是最後一批離京。”

“老爺子呢?”

“老爺子也是最後一批,早就讓他走,他就不肯,你幫我勸勸他。”

走進曹評住的院子,只見曹評拄著柺杖笑呵呵地走了出來,“小傢伙終於回來了!”

“祖父當心!”

李延慶見曹評下臺階不便,連忙快步上前扶住他,曹評嘆息一聲,“以前還能大步流星,去年病了一場,現在必須用柺杖了。”

李延慶笑道:“腿腳雖然不便,但祖父的中氣還是那麼足。”

“那是!”

曹評得意洋洋道:“老潘就不行了,前幾天去看他,他莫說走路,連躺在床上說話都費力,我比他好多了。”

李延慶扶曹評在軟椅上坐下,曹評向李延慶豎起大拇指,滿臉讚賞道:“聽說你回城時,幾萬民眾自發歡迎你,讓我想起當年隨狄大帥凱旋進京,也得到了全城百姓的夾道歡迎,那一刻到現在還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