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緩道:“就讓京兆軍在這一戰徹底崛起吧!”
。。。。。。。。。
烏雲低垂,一陣陣大風颳過,沙塵遮天蔽日,在夏州城以西的曠野裡,十萬宋軍紮下陣腳,耐心地等候著西夏軍的到來。
三萬西夏軍早已在七里之外,遠遠可以看見宋軍的戰線,李察哥怎麼也沒有想到宋軍會列陣迎戰,這也是他最希望的結果,他根本沒有帶攻城武器,無法攻城,他只是來碰碰運氣,如果宋軍願意和他大戰一場,那當然最好,可如果宋軍不願交戰,他也只能迅速從戈壁撤回興慶府,不會在這裡耽誤時間。
看來他的運氣不錯,李延慶居然願意擺陣和自己一戰,這可是宋軍很少見的戰略決策,一般宋軍都是用謀略或者出奇兵,這種硬碰硬的大戰,自從狄青之後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李察哥對身邊十幾員大將道:“宋軍有十萬大軍,三倍於我們,這是他們的優勢,我們必須避開他們優勢,不能和他們一對一作戰。”
李察哥用戰刀一指宋軍,繼續道:“京兆宋軍從去年開始進行了改變,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十萬大軍應該是龍驤衛和虎賁衛為兩翼,李延慶的直屬衛居中,而我們的三萬軍隊不能分三路和他們迎戰,必須集中兵力打擊李延慶的中軍,只要把李延慶的中軍擊垮,兩翼也將不戰而退,所以我的戰術是一萬步兵駐旗,隨即接應,而兩萬騎兵則強攻中軍,明白我的意思嗎?”
“明白!”眾大將齊聲喊道。
“騎兵列陣,大軍進入決戰區!”
三萬西夏軍開始列陣前行,保持著隨時出擊的狀態,一步步向宋軍戰線走去,所謂決戰區就是距離對方三里,這個距離是騎兵發動攻勢的最佳距離,可以讓騎兵充分地奔騰起來。
李延慶注視著遠處的西夏軍,他對左右副都督王貴和劉道:“敵軍兵力有效,必然不會和我們全面纏鬥,肯定會集中兵力打擊中軍,按照我事先的部署,待敵軍騎兵和中軍短兵相接後,左右翼長槍兵收攏,將西夏騎兵困住,騎兵則突擊對方的步兵,一切以我的令旗主。”
“遵令!”
王貴和劉各行一禮,飛奔去各自的隊伍了。
十萬大軍以鷹陣和西夏軍決戰,從表面上看,中軍並不多,只有兩萬人,左右兩翼各四萬人,事實上,李延慶研究透了李察哥的戰術。
李察哥的戰術也是西夏軍以及遼金軍隊的慣用戰術,利用騎兵的優勢衝擊敵軍中軍,直接擊垮對方中軍,引發全軍崩潰,宋軍的無數次失敗都是敗在敵軍的這個戰術上。
但今天李延慶的中軍卻與眾不同,他們不是一般的步兵,有重甲步兵、有火器營、有斥候營,還弩兵營,光神臂弩軍就達一萬人。
李延慶的火槍兵主要用來對付重甲騎兵,今天倒不用他們出戰,神臂弩就能射穿敵軍的鎧甲。
這時,敵軍已進入了交戰區,李延慶立刻令道:“神臂弩準備!”
令旗臺上揮動藍旗,指揮神臂弩軍的都統張衛立刻大喊,“佈陣!”
一萬神臂軍其實已經布好的大戰,他們分為三排,每排三千人,其中第一排為四千人,用三段射來打擊敵軍。
遠處,李察哥看得很清楚,宋軍的箭陣在他的意料之中,這也是宋軍的傳統戰法,雖然西夏騎兵會有所損失,但敗的一定是宋軍。
李察哥很清楚宋軍神臂弩的威力,一般皮甲,一百五十步外可射穿,鎧甲則是百步外能射穿,但如果騎兵拿著盾牌,那就只能在六十步內才有可能射穿盾牌和皮甲,如果是鎧甲,那就是四十步才能雙穿,可四十步距離對於騎兵而言就是一衝而過,宋軍弩兵實際上只有一次射擊機會。
這就是宋軍在百年戰爭中和西夏打陣地戰敗多勝少的主要原因,宋軍也在不斷追求兵器先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