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成銳減三成,沒有三五年時間休養恢復元氣。”

“五年時間太長了,最多免稅三年!”李延慶開始和劉討價還價。

“三年不行,熙河路本來就貧瘠,老百姓的一點點家當都被搶光了,你總得給大家喘口氣,再說,熙河路的稅賦本來就無足輕重,還是五年吧!”

“宋民從西夏南歸才免稅五年,你這個只是逃難,我沒法說服朝廷,最多免稅四年,我不能再讓步了。”

“呵呵!那就一言為定,熙河路免稅四年。”

“等等!把話說清楚,不是熙河路全部,而是遭遇兵災的五個州免稅,其他州正常繳納稅賦,最多今年減稅三成。”

劉苦笑著搖搖頭,“你呀!整天就知道盤剝百姓,你在西夏得了那麼多銅銀,就不能讓利於民嗎?”

“西夏的戰利品是軍費好不好,而且朝廷還要分走一半,再說陝西路和秦鳳路百姓都在繳納稅賦,我給蘭州、會州等五州免稅五年,已經仁至義盡了。”

劉不想和李延慶爭下去,他話題一轉問道:“這次我來京兆,主要是為科舉之事,我聽說朝廷要恩待西北三路,是不是要給我們增加進士名額?”

李延慶微微笑道:“別想得太美了,給我們增加進士名額,河北、河東不都得跳起來嗎?省試沒有變化,恩待我們是指提高京兆府學的地位,和太學一樣了,朝廷答應將京兆府學的學生人數提高到三千人,這次發解試就相當於府學的入學考試,將來考過上等上舍生,朝廷將賜同進士出身。”

劉大喜,“這下熙河路計程車子可有盼頭了!”

熙河路士子已經連續二十年參加省試被抹了光頭,二十年來沒有一個士子考中進士,朝廷將京兆府學升級為太學,無疑給熙河路計程車子們帶來榮升進士的希望。

劉忽然有所感覺,他釣竿一抬,一條肥大的鯉魚頓時出現在半空中。

“哈哈!我先釣上了!”

。。。。。。。。

大唐時代留下宮闕早已在唐末和五代十國的戰亂中徹底消失了,原本太極宮的土地上現已生活著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京兆府學也位於從前的宮闕遺址西北角,佔地約五百畝,目前有一千名府學生在這裡求學,在府學隔壁便是佔地兩百畝的孔廟和貢院,這次京兆府的發解試就將在貢院內舉行。

在貢院廣場對面有一座酒樓,叫做翰林酒樓,幾乎是府學生的專用酒樓,不過這幾天酒樓擠滿了來自陝西路各地計程車子,這也是這次科舉的一個特點,允許學子跨州考試,朝廷給了陝西路兩千三百個發解試舉人名額,經略府並沒有分解到各州,改由陝西路統一錄取,這就避免了從前陝西路各州眾寡不均的弊端,比如京兆府是三十名士子錄取一人,而到綏州,七個人就能錄取一人。

當然,李延慶也給了朝廷充分的理由,戰亂導致河東路以及陝北沿邊各州的民眾大量逃往關中,各州究竟有多少讀書人已經很難統計,所以李延慶要求實行跨州科舉,也得到禮部的同意,另外考慮到大量河東民眾逃往關中,禮部在上次一千五百個發解試名額的基礎上增加八百個名額,也算是一種特殊照顧。

這個政策的直接結果,便是在京兆府參加發解試計程車子佔據了整個陝西路的八成,一共有三萬多名士子匯聚京兆城。

所以瀚林酒樓裡不僅有京兆府計程車子,還有陝西路其他各州以及河東路計程車子,眾士子以地域相邀,三五同鄉好友聚會,使酒樓內異常熱鬧。

今年京兆府的主考官已經定下來了,由知府李光出任,這幾天士子們都在談論這位主考官的興趣愛好以及文章風格,考中舉人有很多好處,就算省試考不上進士,但至少也能入官衙為吏,謀取一個不錯的飯碗,而且還可以進府學繼續深造,三年後再考太學,以後也有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