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
“當然是該知道的人都知道,情報司、參軍司、種帥。。。。。。”
“不!不!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是說。。。。你們有沒有。。。。。把這件事上報朝廷?”
“當然沒有,還沒有向種帥彙報,怎麼能倉促彙報朝廷?不過按照常規,這件事一定要向軍器監備案,我們在等種帥的訊息。”
戴雲逸跟隨童貫多年,他當然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五年前已經出一次類似的事情,八百副鎧甲神秘失蹤,訊息被太尉強行壓制住,最後不了了之,這次又出了軍弩的事情,戴雲逸憑著直覺,五百支軍弩很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
戴雲逸心急如焚,他現在也顧不上催要銀兩,他要立刻趕回京兆府向太尉稟報。
李延慶把一張清單遞給他,“這是軍弩上的編號,希望能幫助戴參軍查到原因!“
“多謝了!”
戴雲逸將清單揣進懷中,又對李延慶和宗澤道:“大戰即將到來,希望不要因為這件事影響軍心,大家要謹慎行事,最好種帥能和太尉好好溝通一下,查到事情的真相。”
他言外之意就是提醒李延慶,這件事可不能擅自上報,李延慶會心地點點頭笑道:“請參軍放心,大帥一定會和太尉溝通此事。”
戴雲逸匆匆走了,宗澤注視著李延慶道:“這件事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應該是從京兆府軍用倉庫裡失竊,這件事如果說沒有內鬼,誰會相信?”
宗澤意味深長笑道:“這件事來得很及時啊!這樣一來,童貫恐怕就不好意思再提白銀之事了。”
“正是如此,相信大帥會充分利用這件事堵住童貫的口。”
事情正如李延慶和宗澤的預料,戴雲逸回京兆府就便再也沒有來太原府討要銀子,童貫也絕口不再提銀子之事,十天後,秦鳳軍主事參軍劉湧和一名指揮使被斬首,十二名參軍從事被革職,但在童貫的報告中始終不提軍械失蹤一案。
不久,童貫和种師道達成的一致,河東軍再押送五萬兩白銀去京兆,另外,將太原府內兩座各佔地百頃的莊園送給了童貫,至此,一直困擾雙方多時的金銀分割終於落下了塵埃。
時間轉眼到了八月中旬,二十五萬宋軍開始從東西兩個方向向宋夏邊境推進,與此同時,十五萬西夏軍隊也戰備完畢,分佈在西夏邊境的各個險關要隘之上。
但對宋軍而言,最大的問題依舊是情報不足,雖然在西夏內地的一些大城中依舊有漢人開的店鋪,但邊境一帶已經看不見漢人的身影,宋軍只能靠經驗來判斷西夏軍的虛實。
宋軍進攻西夏的東線是由种師道的十萬河東軍負責,但並不止河東一線,還包括陝西路東部的綏德軍和延安府,戰線長達六百餘里,而童貫率領十五萬大軍負責陝西路西部以及秦鳳軍路和河湟一帶,戰線長八百餘里。
這天上午,种師道開始在中軍大帳內舉行動員儀式,种師道將天子尚方寶劍請到帥案上,對眾將緩緩道:“西夏軍是我們多年的老對手,彼此知根知底,他了解我們,我們也瞭解他們,彼此各有優勢,宋軍優勢在於裝備精良、後勤足備,而西夏軍的優勢在於士兵驍勇善戰,盔甲齊備,弱點在於國力不濟,這就註定這場戰爭不會很快結束,將是一次長達數月甚至半年的拉鋸戰,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眾將肅然,李延慶也坐在大帳內,他的情報營是人數最少的一支獨立軍隊,但也有資格位居中流。
宋軍雖然平時的官職是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等等,這是他們的朝廷官職,但到了戰時,又變成了另一套戰時編制,分為主帥、副將、偏將、部將、都頭、隊頭等等,象李延慶的小指揮使就屬於部將,不過沒人會把他當將領看待,大家依舊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