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童貫竟然如此膽大包天,把失敗說成了大勝,明明是梁山軍突圍成功,卻被他說成是攻克須城,不過李彥也能理解,童貫剛剛掌權就遭遇慘敗,無論是誰都接受不了。

沉吟良久,李彥便將這份奏表鎖進了一隻小木箱裡,找來一名心腹侍衛,把箱子遞給他道:“你速去一趟鄆州,親手把這隻箱子交給童太尉,就說是我給他的貨禮。”

“遵令!”

侍衛接過木箱,行一禮便匆匆去了。

李彥當然要抓住這個機會,在他心中,張叔夜怎麼能和童貫的地位相比,這份奏表的內容不僅是個天大的人情,同時也是一個把柄,童貫的把柄捏在自己手上,以後不怕他不聽話,想到這,李彥有點得意地笑了起來。

=======

【求月票推薦票!】

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

齊州長清縣,這是齊州最靠近鄆州的縣城,上午時分,一支數百人的軍隊在李延慶的率領下緩緩抵達了長清河邊,這條河流便是齊州和鄆州的界河,過了這條河,對岸便是鄆州了。

李延慶立馬在河邊,注視著遠處一片足有數千畝的荒蕪麥田,已長滿了半人高的雜草,眼下小麥已經到了收穫之時,應該到處是黃燦燦的麥浪,到處可見忙碌的農人身影,但現在不僅田野裡沒有人煙,就連官道上的空空蕩蕩,看不見一個行人。

儘管梁山軍的軍紀總得還不錯,但戰爭就是那麼殘酷,社會就是那麼脆弱,經歷了數年的起兵造反,京東西路各州以及河北大名府、博州等地都變得一片蕭條,人口銳減,土地擱荒,僅齊州的稅賦和前年相比便銳減了八成,這讓李延慶的心情頗為沉重,不知要過多少年這裡才能逐漸恢復生機。

李延慶是在宋江突圍後的第二天下午才得到訊息,這個訊息他並不奇怪,甚至在他的意料之中,趁童貫立足未穩突圍是梁山軍唯一的機會,宋江顯然抓住了這個機會。

不過儘管已經提前想到這個後果,李延慶心中還是有一種說不出的憤怒,他們近半年的心血都被童貫一夜之間毀掉了,既然放虎歸了山,下面就看童貫怎麼掃蕩梁山,怎麼處理後事?

這時,官道上終於出現了一個騎毛驢的年輕路人,待他走近木橋,一眼看見了對岸的軍隊,頓時激動得揮手大喊起來。

李延慶也認出了這個年輕路人,正是他前天派去須城縣的楊光,只是沒有想到他這麼快就回來了。

片刻,楊光被士兵帶了上來,他向李延慶行一禮道:“卑職見到王貴將軍,他給將軍寫了一封信。”

說完,楊光取出一封信遞給李延慶,李延慶接過信看了一遍,王貴在信中十分憤怒,痛罵童貫卑鄙無恥,明明放走了宋江等人,還居然得到天子封官受賞。。。。。。。

看到這,李延慶不由冷冷哼了一聲,童貫的無恥並不僅僅表現在鄆州,幾年後他在北伐中的無恥才叫登峰造極。

李延慶又繼續看信,在信的最後王貴明確表態,他絕不願在這個國賊手下為將,他已決定離去,如果李延慶再不答應接收自己,那他就去濟州投奔宗澤。

李延慶笑了起來,王貴從小性格剛直,眼中揉不得半點沙子,既然他心意已定,自己就不應該再勉強他留在軍中。

李延慶沉思片刻,便翻身下馬,讓士兵支起一張桌子,他隨即提筆給劉和王貴各寫一封信。

這時,他又想起一事,連忙問楊光道:“我讓你去找順風客棧的掌櫃,你找到了嗎?”

楊光搖搖頭,“客棧幾個月前關門了,我翻牆進去,大堂上落了厚厚一層灰,裡面沒有一個人,我向周圍人打聽,好像已經不在須城,上次那次百姓離城,他也走了,客棧東家在河北,他應該是去河北了。”

李延慶知道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