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李大器在那邊購置了兩千頃土地,形成了十座百花莊園,鹿山書院也已在去年遷到了江夏縣南面的江口鎮。
江口鎮同時也是寶妍齋的貨物中轉重地,包括李氏家族以及王貴和湯懷家族在內的很多湯陰大族都聚集在那邊,加上鹿山書院的千餘名學生,江口鎮已繁華如縣城一般,在江夏已被稱為小湯陰。
今天一批南遷的人約三百人左右,都是去杭州,大家都帶著大包小包,每個人還可以攜帶一口箱子,他們幾乎將所有的財富都帶上了。
寶妍齋內擠滿了人,每個人各找一個地方席地而坐,幾家比較熟悉的人聚在一起,後背靠在他們的細軟財富上,天氣比較悶熱,不斷有夥計送來涼茶和小吃。
寶妍齋內人雖然多,但十分安靜,就怕官府來找麻煩,這種大規模人群一般都經過官府批准才允許聚集,而且明面上朝廷也不准許京城人口大規模南遷,所以必須保持低調。
南遷的人群還有不少幼兒,他們被母親抱著,輕輕地搖晃哄著,由於李大器準備充分,寶妍齋有充足的食物和飲水以及藥物,眾人都自覺地保持安靜,耐心等待夜幕降臨。
李延慶正在吩咐幾名賬房,“你們去告訴大家,只有四艘擺渡船,行李和人要分開走,先把人送過去換船,然後再送包裹和箱子,讓大家在包袱和箱子寫上名字。”
幾名賬房分頭去安排了,這時又進來一家人,卻是湯鎮宗和他的妻子以及兩個女兒,他們也帶著五六個包袱和三口箱子。
李延慶連忙迎上去,“鎮宗,你今天也要走嗎?”
湯鎮宗搖搖頭,“我今天不走,只是妻女先過去,我還要處理一下客棧的後事,回頭我和你一起走。”
湯家在京城唯一的資產就是那座湯氏客棧,和很多意識到局勢不妙的商人一樣,湯家在去年也想賣掉佔地三畝地的客棧,客棧的地段很不錯,緊靠州西瓦子,至少可以賣八萬貫錢,但牙人李勾兒替他跑了一年,這座客棧就是沒有人願意接手,湯鎮宗連續降價到三萬貫錢,依然找不到買家,湯鎮宗也只好死了這條心。
不過湯鎮宗卻在銀價是一千五百貫時聽從李大器的勸告,將積攢在店裡的三萬貫錢都換成了白銀,眼看銀價不斷上漲,這也讓湯鎮宗心中舒服了很多。
李大器拍拍他肩膀,“讓嫂子和孩子去我書房裡休息,有件事我想請你幫個忙。”
“什麼事?”
李大器讓一名女店員先帶湯鎮宗的妻女去書房休息,這才把湯鎮宗拉到一邊,低聲對他道:“我想請你回湯陰縣一趟幫我遷墓。”
這是李大器第二次給湯鎮宗說這件事了,把他髮妻的骨殖遷移到杭州。
湯鎮宗苦笑一聲對李大器道:“大器,不是我不想幫你,我也正好要回一趟湯陰,處理湯氏族事,幫你遷墓是舉手之勞,但我還是要勸你,其實沒有必要,你們李家宗族墓地都在那邊,雲娘母親的墓地也在湯陰,你幹嘛非要把她的墓遷出來,遷到杭州反而是離鄉背井了,而且我說句不好聽的話,你只遷髮妻的墓,卻不管父母的墓,真的不太妥。”
李大器一時沉默了,其實他也不想遷墓,只是兒子給他說了幾次,把母親的墓遷到杭州,李大器才讓湯鎮宗幫忙。
不過湯鎮宗最後一句話說到了實質上,如果李大器只遷妻子的墓而不管父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而他的父母是葬在家族墓地中,更不能隨意遷移,這其實就是一個死環了。
李大器沉吟良久,只得嘆口氣道:“這樣吧!你去幫我把墓平了,在旁邊種上幾棵樹,回頭把墓碑帶回來。”
“這就對了,在杭州建個衣冠冢也是一樣嘛!我父親的墓也準備這樣處理,在江夏建一座衣冠冢。”
“你幾時回湯陰?”
“還有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