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大人物都是要裝裝深沉的啊。”蘇懷轉頭笑道:

“我的家國情懷不知道怎麼就上來了,有些感概~~”

“小蘇哥哥,你不介意的話,可以說來聽聽。”紀巧巧閃著靈動的眸子望著蘇懷。

蘇懷心中似乎也有一種不吐不快的衝動,望著遠方輕輕道:

“我突然在想,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我們華夏幾千年來的文明,多少治世,多少亂世,有數不清的冤案冤魂,大多都是人為,官場包庇,華夏來羸弱都是從上而下的**,兩宋的悲劇,只是漫漫千年的一例子……”

說著,蘇懷轉頭問紀巧巧道:

“巧巧,你記得你拍《大宋提刑官》最後一案,最後一集,宋慈在父親目前的心聲表白嗎?”

紀巧巧盈盈點頭,學著宋慈的語氣道:“時至今日,孩兒才明白,單靠我等審案緝兇,洗冤除暴是無濟於事的……”

最後一集中,宋慈收集所有證據,要舉辦滿朝貪官汙吏,可宋皇卻當著他的面,白所有罪證焚之一炬,令宋慈心灰意冷。

紀巧巧卻不知道蘇懷突然感懷,是想到了過去的世界,華夏文化沒有失傳,也沒有大災難。

可華夏人也並沒有像是華夏文明那樣令人傾慕了,反而民風衰退變得有些令人慚愧,醫鬧,碰瓷的事情成出不窮,竟然到了老人倒地,人都不敢扶的地步。

所以蘇懷想到,他做了這麼多事,是否也像是宋慈一樣,只是螳臂擋車,對這浩蕩滾滾史程序,民族興亡大業面前,只是徒勞無功呢?

“剛剛王先生誇我,可我就在想,我或許把自己看得太高了些呢。”蘇懷突然自嘲地笑了笑。

紀巧巧卻是甜甜地望著蘇懷,用清脆動人的聲音道:

“小蘇哥哥,你怎麼不問問我對最後這一集,最後一幕是什麼感覺呢?”

“什麼感覺?”蘇懷好奇道。

“很美~~”紀巧巧美眸裡閃著充滿生命力的光芒,描述道:

“那一幕暮色之中,江南的隱隱山色,潺潺流水,彎曲的小橋,佇立的行人,林木間賓士的駿馬,水面上遠去的歸客,令畫面充盈著如水墨畫一般的蒼涼、傷悲而又格外高雅的色彩;那股貫穿天地的氣韻,恰如宋慈在父墓前跪拜之後,在肅穆的群山之中、在紛飛的白練之間昂首闊步,走向報國為民的坎坷人生時的胸襟……”

說著紀巧巧露出傾慕神色,神采飛揚地道:“我真是覺得那個時候的宋慈,是那麼挺拔,步伐是那麼堅定,我想起是小蘇哥哥你給我念過丹心千古的文天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又我想起大江東去的蘇東坡:“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忘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

還有傲岸不屈的顧炎武:‘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說著紀巧巧揚起小腦袋,驕傲道:“如果我是觀眾,我看到這樣的宋慈,想起這樣的詩句,我會告訴自己,這才是我們的華夏。

而那些貪官,汙吏,小人,奸雄,不過是這華夏文明中出現的攔路石罷了,我絕對不願意成為像是他們那樣的人,我寧願當宋慈這樣帥斃了男人~!”

蘇懷聽著微微一愣,然後就是哈哈大笑起來:

“說得好~~!是我想太多了~~!!”

這個時空華夏人可沒有他這些心理包袱,他們看宋慈,哪裡會感到悲涼,反而看到是剛正不阿的正氣,那位宋皇早已經泯滅史中,不知所終,而宋慈卻會在他這樣的華夏人心目中,光芒萬丈,化為“華夏”的一部分,永恆的存在著!

“我短暫深沉結束了……家國情懷也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