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8月65粉紅票+)

林羽石告訴我,林啟峰想退役,但他們部隊不準,只是給了他無限期的假,讓他去治療、調整心態。他滿懷希望的來到海都找到我,希望我可以重新喚醒他純潔的愛情,但我的愛情也夠苦的,所以他才猶豫不決。

如果那晚林羽石不出現,也許會是另一種情況。林羽石說,那樣對我太不公平,我們應該有更多時間思考,但林啟峰放棄了,他經受不起再被愛情折磨一次。

我告訴林羽石,婚姻會讓一個男人變得純淨,因為婚姻裡有責任,林啟峰是個有責任心的男人,我相信他會好起來。

林羽石信任地看著我,點點頭,其實面對他信任的目光,我心裡很心虛,我確實沒底兒,但我演得很堅定,讓他很相信。

從樓頂下來,我看到林羽石的臉色好了很多,他現在心情一定暢快了許多,因為隱藏在心底折磨了他多年的東西,今天終於有人和他一起分擔了。

而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讓自己很自信地與林羽石說了晚安,然後回到自己房間,對著鏡子,我告訴自己,我必須堅強,我現在是石頭的主心骨,我堅強,他就能好起來。

至此,我已經完全不在意這個電影節,因為那個低俗評委,讓我覺得它缺少我要的品味。我準備提前離開柏林時,一份報紙出現在我面前,一個醒目的標題直接跳入眼簾:《小導演有大愛——柏林電影節的聖潔之花》。作者署名:夢幻愛德華。

又是這個人,隔了許多年,他又一次為我寫評論!他說,中國導演推到世界舞臺上的作品,大多反映的是中國人在物質貧乏年代中如何掙扎和理想破滅,如《我的父親母親》、《孔雀》等。因為這些迎合了西方人的口味,他們眼中的中國就是蠻荒落後的,他們願意看到中國的落後。但《玻璃空氣》不同,它不迎合任何人的口味,既不談性也不用明星,拋卻小愛小惠,談的是人間大愛。它不迎合人,而是在勸說人,感動人、引導人的理智將眼光放遠,關注我們的生存環境,關注曾經被我們虐待的環境。影片的名字叫玻璃空氣,但影片裡的空氣卻很渾濁,讓人在反差中有了感悟。

他說,從鏡頭技巧的處理上,很明顯,我受了黨寒夜的影響,一看就知道師出寒門,繼承了黨寒夜的鏡頭風格,但電影裡黑色幽默成分又是區別於黨寒夜的獨立風格。即使這部影片還有很多缺點,還太幼稚,表現力很差、畫面製作粗糙,也擋不住導演少年的豪氣和光芒。

這位惜字如金的大評論家第三次為我寫評論,讓我很意外。更意外的收穫是,他讓我知道了,電影不單是賣票和得獎的,電影是用來陶冶和淨化人的心靈的,是導演用電影給觀眾灌輸自己的思想,宣揚自己的理念的過程,如果僅僅為了票房利潤拍迎合觀眾庸俗口味的電影,就完全扭曲了電影應有的意義,並且票房會越來越慘淡。所以我決定留在柏林宣傳自己的電影和自己的理念。

當一個人有了明確高尚的目標和理想時,他的一切會變得明朗淡靜,我開始能夠體味為什麼黨寒夜會有那麼純淨的一雙眼睛和在慘烈的商戰中依然能夠風輕雲淡、處亂不驚。

我把自己的思想感悟和林羽石交換,希望能有助於他走出個人恩怨的心結。

電影節最後一天,羅伯特帶我們去一家中國迷家庭做客,賓主正在興致勃勃地品嚐女主人做的中國餐時,我旁邊的製片主任手機響了,他出去接了電話。

我並沒有在意他接什麼電話,繼續和女主人討論怎麼燒中國菜。他接電話回來坐下,使勁兒繃著要笑出來的臉道:“小雪,要不要知道電話的內容?”

這時我才意識到這個電話是關於獲獎情況的,大家和我一起豎起耳朵。

“我們的《玻璃空氣》獲得最佳編劇金熊獎和最佳音樂金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