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聰達能不得意麼,蛐蛐科爾設定的戰術體系,還不是被我輕鬆破解!

快船現在的進攻看似流暢無比,但任何戰術或者說技術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你能承受多大的防守強度。

對球隊,對個人,都是這個道理。

兩個球員,在無防守狀態下可以做出相同的技術動作,有著相同的投籃命中率。

一旦面對防守,一個開始動作變形,一個依舊自然流暢,那這兩個人的能力就有很大差別。

籃球技戰術說穿了就那些,職業球員從小練到大,一層一層殺上來,哪有不會的。

只不過nba是最高階別的對抗水平,你能在這裡發揮出自己的技戰術才是能力的體現。

團隊戰術是同樣的道理,球隊作為一個整體,理論上各種技戰術都是能打的。

你讓灰熊無防守狀態下去演練戰術,他能給你演出花來。

可是上了防守,根據球員能力高低,和教練調教能力的高低,不同球隊水平差距就出現了。

快船顯然球員能力很強,教練調教能力也很好,但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球員還太年輕,經驗不足,個人能力還沒有達到頂峰。

第二個是教練調教的還不夠多,團隊磨合的不夠好,所以在面對更高強度的防守時,他們的戰術就施展不開了。

那灰熊上半場難道不知道上強度麼?到了下半場才知道上強度?

不是的,灰熊的問題在於,上半場他們想上強度,可用力的方向不對。

就像你想把一臺車往前推,可它的輪子是橫著的,那你看推不推得動。

想要推動,要麼換個方向用力,要麼把輪子的方向調整過來。

閔聰達就是教灰熊換個方向用力,把防守的重心放到託尼-阿倫身上,而不是小喬丹身上。

霍林斯理所當然的想讓小喬丹成為球隊的防守支柱,從內線到上線進行大範圍覆蓋。

小喬丹或許有這樣的天賦,可現在他的能力不足以支撐他這麼做,他做不到。

最起碼,在面對快船的時候,他是做不到的,因為蘭多夫吃定他了。

閔聰達意識到這點,認為小喬丹能做好自己護筐的工作就不錯了。

守好籃下一畝三分地,把後場籃板控制好,你的任務已經完成。

上線的掃蕩你就別想了,格里芬也別想了,你那小短胳膊能夠得著誰?

和蘭多夫、小加索爾一樣,安心沉退,守好三秒區,不要給籃下easy-ball,不要輕易送出前場籃板。

真正的防守之眼是託尼-阿倫,讓他去做瘋狗,去撕咬能咬的每一個快船球員。

讓快船球的轉移速度慢下來,球在外線每到一處,都要停頓一下。

因為持球人要面對託尼-阿倫,你不護球不停頓,貿然出球就要被搶斷。

於是,灰熊整體給人感覺強度就上來了,因為全隊找到用力方向了。

格里芬、小喬丹不用再去延誤,導致退不回來被開後門。

灰熊防別的球隊可以用上線延誤的套路,尤其對擋拆多的球隊。

防快船不行,傳切帶來的後門太多,你防不勝防,乾脆蹲坑。

閔聰達看的是很準的,在之前比賽中他就想提醒某些球隊了。

可惜,大部分球隊閔聰達也找不到人提醒,人教練能聽你的嗎?

灰熊不同,克里斯-華萊士和閔聰達關係很好,關鍵閔聰達說話,華萊士真的聽啊。

第三節比賽結束,快船已經遇到問題了,年輕人經驗不足,被防的有點懵。

而灰熊是一隻防守帶動士氣的球隊,防的越漂亮,士氣越是高漲。

聯邦快遞球館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