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聰達是怎麼都不會想到自己和上帝並列了。

他要是個神仙,估計得叫南無斯瑪特大聰明菩薩。

不過看到林書豪登場,閔聰達還是相當興奮的。

快船在連續被歐文得分後,叫了暫停,進行了換人。

林書豪替下了費舍爾,內線蘭多夫和米利西奇都下,上了小加索爾和奧卡福。

“嘿!林書豪上了!泰倫-盧這是沒轍了吧?沒人用了。庫裡要休息,費舍爾又防不住歐文,戴維斯、德拉季奇不在,可不就要試試林書豪了。”

“病急亂投醫啊盧指導,你還不如直接上庫裡,在進攻端給騎士施加壓力呢。”

“看樣子盧指導的執教思路還是沒有轉變過來,出了問題第一時間在防守上想招,實際上呢,進攻才是根本,防守畢竟是被動應戰啊。”

“而且你這個防守換人佈置效果並不會太好,林書豪是重型控衛,防歐文並沒有什麼優勢,經驗還不足,豈不是被歐文打得更慘?”

“進攻,還是要進攻啊。”

閔聰達對局勢看的還是很透徹的。

泰倫-盧的執教基本思路短時間內很難改變。

依舊是凱爾特人的傳統,從防守抓起。

場上情況出現問題,暫停調整、改變,主要就是調防守。

防守提上來,讓對方無法得分,是扭轉局面的主要方法。

但快船本質上是進攻型球隊。

今晚快船開局打得不好,是進攻出了問題,被騎士針對的太死。

第一節後半段有了調整,但騎士堅持策略,狠掐庫裡、哈登,讓快船的進攻無法得到真正的發揮,打得很掙扎。

因為經過史蒂夫-科爾的改造,快船已經是一支以外線後衛為進攻主導的球隊。

後場的火力是全隊傳切進攻運轉良好的基礎。

蘭多夫已經從鄧利維時代的戰術核心,逐漸退居戰術補充型得分手的位置。

其實蘭多夫的狀態還是非常好的,和2009-2010賽季相比,依舊穩定。

閔聰達還想等著蘭多夫墮落呢,結果這傢伙不僅不墮落,反而越發的成熟穩健。

今年他還要和女朋友結婚,組建家庭,成為真正養家餬口的好男人。

於是,閔聰達聯合科爾一起推動了戰術變革,蘭多夫的戰術地位逐漸邊緣化。

他的低位進攻不再是戰術發,而是單純當做一個終結點去使用,在需要的時候拿分。

即便如此,蘭多夫無怨無悔,兢兢業業打好比賽,就為了報答閔聰達的知遇之恩。

暫停結束後,雙方球員重新回到球場。

林書豪身穿17號球衣站上岡德體育館的地板。

他的登場沒有引起太多注意,哪怕他是黃面板。

姚明等人登陸nba,已經讓美國觀眾習慣亞洲面孔。

反正他們不可能成為聯賽主流,不過是豐富多彩的nba譜系中,多樣性的體現而已。

快船後場發球,林書豪接球,把球給到了哈登。

哈登還是快船的進攻操盤手。

巴蒂爾依舊留在場上,哈登看到他真的很煩。

巴蒂爾的身高、臂展是小前鋒級別的。

但他的防守技巧與能力,讓他過去經常面對科比、麥迪這樣的得分後衛。

所以防守哈登對巴蒂爾來說不是難事,一進三分線,巴蒂爾立刻側過身子,把右路讓了出來。

這是巴蒂爾今晚的主要防守策略,就是不讓哈登左手持球攻,放右路給你,你右手往裡突。

你一突,巴蒂爾立刻跟上,內線有坎比的大帽伺候。

這種就是擺明了,弄個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