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間,總算把自己按到了特製的抗荷載座椅上。
機長是林默,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和王學軍是駕駛員。
5號負責導航系統,18號負責通訊系統、35號和53號負責載荷控制,39號負責監督任務監督。
整體訓練需耗時四天,他們將在這個全封閉的模擬太空梭內吃喝拉撒、洗澡睡覺整整四天,當中涉及到的工作除了起飛、著陸和控制機體狀態外,還有有涉及模擬太空實驗等工作。
林默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握了一下操縱桿,基本上和戰鬥機大同小異,不過輔助功能更加複雜,並不像戰鬥機在穩定的對流層和平流層飛行,太空梭需要完全跨越整個大氣圈,嚴寒到零下近100度和高溫至1200度的多種大氣圈環境,對適應性要求格外的高。
“18號,確認導航系統是否正常。”
“已完成自檢,完成衛星與地面定位連線。
“報告1號,通訊系統連線正常,‘蓬萊號,與17個通訊結點實現四通道並聯。”
這個“蓬萊號”正是他們這駕駛的模擬太空梭,模擬器實體其實是一個紡錐形,而計算機上顯示出來“蓬萊號”實體則是一個大三角形,機身機翼一體化設計,由於只追求速度和穩定性,不考慮作戰,這樣的設計在直線飛行和起降時,擁有非常出色的效能,特別是從外太空返回時經過大氣圈時,可以依靠氣動力佈局獲得足夠緩衝速度。
進入各個座椅的候選者將自己開始繫結,這是非常接近於真實的飛行訓練,模擬航天服最大可以模擬出10個G的過載力,可以完美模擬出現有神舟飛船的過載力(升空過載45G,返航324G)。
現在技術進步,可以控制過載力,不像以前沒有上升動力裝置的返回航可以達到12G的最大過載。
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非常難能可貴。
第四百三十五節 … 一步登天
待輪到他們這一屆選拔出來的航天員的真正航天器仍然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完工,這十年時間足夠讓他們積累全部的經驗。
龐大而複雜的航天器不可能像工業生產流水線一樣製造出,註定了只能靠水磨功夫一點一滴慢慢地精雕細琢,甚至需要手工操作才能完成,即便這樣,配件的報廢率依舊高的驚人。
“2號,檢查駕駛系統,進行引數比對,我需要隨時都能聯接上手動。”
“比對已經完成,1號,你真得要手動?上課時陳工程師不是說起飛過程都是程式自動預設的嗎?”
“以防萬一!”
與其把自己的性命交待到別人的手上,還不如更相信自己,林默堅信這一原則。
“好吧1大家開始各就各位,準備好,一分鐘呼吸調整,呼!~~吸~~~呼!~~吸~~~…….”
起飛前的心態格外重要,檢查檢查再檢查,仔細仔細更仔細,在進入外太空之前多一分準備就多一份把握,作為即將成為預備航天員,這個時候心態冷靜下來,就越加能找到問題。
哪怕是一點點風險,都有可能造成航天員的犧牲,在點火前,航天員擁有一票否決權,中止點火流程。
沒有人能拿人命來開玩笑。
這個呼吸法是林默傳授給其他人的一個小技巧,恐怕沒有誰能比一個戰士更能掌握放鬆和冷靜的訣竅。
完成心態冷靜後,所有人再次開始檢查所有的系統和功能模組,直到起飛前10分鐘才停止檢查工作,等待發射。
隨著一聲點火,模擬器發出巨大的噪聲和震動,上百個各種功率的音效單元模擬出完全真實的音效,強烈的震動就和真的一樣。
艙內前方可以看到艙外的大型液晶顯示屏陣列上的畫面·隨著一陣猛列地顫抖,發射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