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之前,就已經在雲南王龍雲身邊埋下了伏子,這個人,正是那號稱“黃半仙”的北平天橋算命人黃子霖。黃子霖最先出現在陳濟棠身邊,粵系垮臺、陳濟棠下野以後,他因為一句“機不可失”的神仙話成了業內的名人,被龍雲請去,繼續扮演他的高人角色。
黃子霖拿著歐陽雲寫給他的關於龍雲的種種事蹟軼聞,這高人角色扮演起來毫無難度。龍雲先是半信半疑,轉而信任有加,及至後來,每逢重大決策都要請黃半仙幫他占上一卦,不知不覺的就著了道,行事風格帶上了明顯的“黃半仙”痕跡。老蔣以為龍雲擔任遠征軍的“後勤總管”,肯定會乘機揩油也不會容忍雲南再出現一個什麼王,算是在遠征軍後方埋下了一顆炸彈。但歐陽雲卻相信,只要黃子霖能夠把握好分寸,那麼龍雲不僅不會拖遠征軍的後腿,甚至能夠成為東北軍和學兵軍的一個很好的盟友。
老蔣臆想中的遠征軍編成,東北軍出四個軍,分別為第53軍、第57軍、第67軍以及騎兵第2軍;學兵軍出三個軍,分別為學一軍、學三軍、學五軍。這一命令傳到歐陽雲手中的時候,他當場冷笑出聲,對正好在他辦公室裡的李鐵書說道:“格老子的,東南亞熱帶叢林密佈,騎兵進去就是純粹的靶子,蔣老頭擺明了是要排除異己啊!只是,他當國人都是瞎子嗎?馬勒戈壁的,他連表面文章都懶得做了,老子也只好完全撕開臉皮了。看來,我得趕緊和李司令官聯絡,不然的話可就太被動了。”
中國遠征軍的組建,於學兵軍而言是正中歐陽雲下懷,對於東北軍而言,其陰謀意味可就太濃了。東北軍規模最盛時有四十萬大軍,不僅如此,還擁有當時國內頂尖的空軍和規模不小的海軍。如此規模龐大的一支精銳武裝,按說在中國大地上即使不足以統一全國,但是守住東北三省害死綽綽有餘的。然而其一旦離開了自己的老巢,就好像浮萍失去了根一樣,曾經的榮耀登時如雨後雲煙一般,再不復昔日的輝煌。
張少帥識人不明,他自以為作為蔣某人的結拜兄弟,又是中央軍的二號人物,蔣某人便絕對不會對東北軍動手。他卻不知道,不管他擁蔣的旗幟舉得多高、口號喊得多響,只要東北軍身上還刻著“張氏”印章,老蔣便不可能容忍其繼續以如許規模存在。
西安事變是一個契機。張少帥護送老蔣前腳離開西安,後腳東北軍就迎來了大整編。好嘛,甲種師變成乙種師,甲種軍變成乙種軍,老蔣只花了一紙行文就給東北軍來了個大瘦身。被整編後的東北軍,下轄六個步兵軍13個師(由東北義勇軍編成的馮佔海的第63軍編號被撤銷,僅僅保留了一個第91師)和一個騎兵軍,兵員直接從三十萬變成了不足二十萬。而在遠征軍成立之前,劉多荃的第49軍因為經歷多次大戰兵員得不到補充,現在已經名存實亡;而於學忠的第51軍則在魯南一帶打游擊,也傷亡慘重,現在的兵力規模,已經不足當初的一半了。
如果說西安事變是東北軍式微的起點,那麼重慶事變則是張少帥和東北軍重新崛起的一個機會。只是,論長袖善舞,張少帥明顯不是老蔣的對手。這不,僅僅過了半年多,蟄伏的老蔣便重新高調崛起,再次完全掌控了重慶的局面。恰在此時,英法代表來重慶協商軍事聯盟的事情,遠征軍順理成章的成立了,老蔣也逮到機會,將東北軍僅存的生力軍悉數給編了進去。
老蔣翻手為雨覆手為雲,東北軍遭遇了空前危機。位於大坪路上的張公館這幾日被一股陰霾籠罩著,所有進出人等皆小心翼翼的,生怕弄出過大的聲響會驚擾到書房裡面沉思的張少帥。
張少帥這幾日鬱郁難言,心情之苦悶猶如重慶那初夏的鬱熱天氣。而遠在廣州的歐陽雲,似乎有想到他處於怎樣的心境,在和李宗仁取得聯絡並達成默契以後,給他發了份電報。
木劍蝶帶著電報造訪了張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