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欽天監疏言:“謹按天文正義,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塵雨,名曰霾。故曰天地霾,君臣乖,大旱,又主米貴。”得旨:“初八日之事,正與正義之象相同。惟朕恪遵成憲,日日召見臣工,前席周諮,似不致於乖離。但此其跡也,其實與朕同心望治,有幾人哉!不敢面諍,退有後言,貌合而情暌,是即乖也。其於同僚,不為君子之和而為小人之同,是亦乖也。我君臣其交儆焉。”庚辰,上祈雨。戊子,上再祈雨。辛卯,雨。

五月戊戌,詔曰:“館臣呈進敕修明鑑,於萬曆、天啟載入先朝開創之事,又加按語頌揚,於體例均為未合。副總裁侍郎秀寧降為侍衛,前往新疆換班。正總裁曹振鏞等各予薄罰,另行纂輯。”

六月壬申,武陟沁河溢,旋報合龍。

七月甲子,上東巡啟鑾。

八月丁卯朔,詔以取道民田,免經過奉天承德四州縣額賦。戊子,頒行皇朝通禮。壬午,上祭北鎮。辛卯,謁永陵,行大饗禮。

九月丙申朔,謁福陵。丁酉,謁昭陵,均行大饗禮,詣寶冊前行禮。上制再舉東巡慶成記。臨奠克勤郡王嶽託、武勳王揚古利、弘毅公額亦都、直義公費英東墓。加恩額亦都後裔五人,費英東後裔一人。庚子,上詣天壇、堂子行禮。辛亥,上回鑾。丁巳,以富俊為吉林將軍,賽衝阿為盛京將軍。

冬十月庚午,上駐蹕興隆寺。辛未,萬壽節,行宮受賀。癸酉,上謁東陵。丙子,上還京。辛巳,予告大學士董誥卒,上臨第賜奠。

十一月戊申,以奕灝為蒙古都統。辛亥,詔曰:“國家臨御年久,宜加意於人心風俗。而人心之正,風俗之醇,則繫於政教之得失。其間訊息甚微,繫於國ャ甚重,未可視為迂圖也。天下事有萬殊,理歸一是。從嚴、從寬,必準諸理。施行所及,乃能大畏民志。民志定,民心正矣。凡我君臣,當以憂盛危明之心,不為苟且便安之計。其於風俗之淳薄,尤當時時體察,潛移默化,整綱飭紀,正人心以正風俗。亮工熙績,莫重於斯。期與內外臣工交勉之。”

十二月戊辰,上祈雪。戊子,以八十六為廣州將軍,松筠為禮部尚書,以劉鐶之為左都御史。壬辰,祫祭太廟。

是歲,免順天、直隸、山東、安徽、甘肅、雲南等省七十九州縣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入貢。

二十四年己卯春正月甲午朔,上六旬萬壽,頒詔覃恩,賜廷臣宴。封皇三子綿愷為惇親王,皇四子綿忻為瑞親王,皇長孫奕緯為貝勒。晉封綿志、奕紹等有差。丁巳,和寧免直軍機,以侍郎文孚為軍機大臣。

二月甲子,上御經筵。

三月己亥,上謁東陵。壬子,上幸南苑行圍。己未,上謁西陵。

夏四月甲子,上還京。庚辰,上閱健銳營兵。丙戌,賜陳沆等二百二十四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戊子,罷鳳陽、九江兩關監督,由巡道兼理。己巳,上祈雨。庚寅,以松筠為內大臣。

閏四月己酉,上詣天神壇祈雨。是日,雨。

五月乙酉,成親王永瑆以告祭禮愆,罷職削俸歸第。以英和、和世泰俱為滿洲都統。

六月癸卯,調松筠為工部尚書。

秋七月壬戌,以鄭親王烏爾恭阿為漢軍都統。庚申,上巡幸木蘭。壬午,永定河決,命吳��⒛茄灞�敝��

八月辛卯,河南蘭陽北岸河溢。予告大學士、威勤伯勒保卒,贈一等侯。

九月壬戌,上還京。癸酉,罷松筠御前大臣為盛京將軍。

冬十月乙未,萬壽節,上御太和殿受賀。侍郎周系英因參劾湖南客民焚殺,兼致私書,革職,並斥革其子舉人。

十一月乙巳,晉封明亮三等侯。

十二月庚子,吳邦慶以奏覆湖南客民焚殺案不實,降官。丙午,董教增疏請洋船準販茶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