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部擊潰!”
“將軍,那我們呢?”室輝問道。他們這一部人馬隨薛復東來以後,無論河蒼烽一戰也好,降服康興一戰也好,再加上對敦煌的圍攻,主要都是靠威嚇而不是靠戰鬥,也就是說他們從高昌出發之後連一場像樣的硬仗都還沒打成呢,所以哥哥摩拳擦掌。
“咱們的任務是最重的。”楊易道:“我們必須擊垮最硬的一夥胡虜,同時還好截住大多數的逃兵!”
這時有聽地的將士稟報:“來了!”
來者不是零散士兵,而是潰敗了的大軍。
楊易登高望著飛滾過來的沙塵,忍不住讚歎了起來,室輝問讚歎之故,楊易道:“敵人來的比我預想中少,又潰敗得比我預想快,我原來以為要等到黃昏呢。大都護那邊幹得好!”
甘州回紇潰敗以後,胡騎迅速撤退,或者說,趕忙逃跑。逃跑的方式有兩種,第一是那些已經潰散的逃兵,這些人儘管暫時混亂,但遊牧民族個個都是逃跑的好手,千百年來遊牧蠻夷對文明定居者的侵襲之所以能屢佔上風者,正是由於他們懂得逃跑,在脫離戰場之後,他們會依照草原特有的方式尋找各自的部落,再一個個部落地重新集結,最後聚集到可汗的大纛之下,原本在戰敗中化整為零的兵源又能迅速湊集。
第二是狄銀及其近衛部隊,他們仍然在混亂中保持著某種秩序,在發現無法突破玉門關後果斷地逃跑,只要狄銀保住了這一批人馬,只要這一批人馬保住了可汗,讓草原人有了主心骨,他們就還有捲土重來的一天。
“該死的張邁!”狄銀暗叫著,知道對瓜州的進犯已經徹底失敗,往後幾年裡只怕甘州回紇便無法進入沙瓜地區,甚至肅州的領地都有可能會被蠶食,在逃離玉門關後的幾里路程中,狄銀甚至想到了自己將要向張邁服軟,向他稱臣,而這樣的日子,大概要持續到他往後可以戰勝張邁……思緒飄得貌似有些遠了,他從部屬傳來的情報中直到,前面十五里外有唐軍截斷了後路,也就是說,必須先打破這個堵截再說。
漢人的兵法中有一條說:“歸師勿遏”,狄銀也曾聽謀落戈山說,因為打了敗仗想回家計程車兵,在歸路上如果遇到阻截將會變得十分悍勇,甚至會拼命,因此為了減少損失,這一條對他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狄銀判斷,只要自己做出足夠大的衝擊,張邁安排在東北歸路上的伏兵應該會主動放自己過去的。
“兵法雲,歸師勿遏。這句話的意思是,撤退的軍隊若被擋住一定會拼命,所以不能遏阻他們,否則必會遭到殊死反擊。”楊易在五千兵馬即將出發的時候,將所有將士集結起來,對所有的將領做最後的動員:“可是,孫子的這句話,在這裡是不適用的!為什麼呢?”
這個時候,是沒有人能夠回答他的,因為寫這句話的人乃是兵法之聖孫子,只要是個武人,誰敢輕易質疑?但這時楊易卻要推翻他們心中的這個觀念:“武聖孫子寫這句話的時候,他面對的是華夏內部諸邦!”
“孫子時期,吳國、楚國早已經步入華夏,春秋諸國的戰爭,乃是華夏內部的戰爭,自身力量的保持與發展為第一目的,勝敵為第二目的,殺人則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因此還要講究戰者之仁,勝敵而存己,才是真勝利,為殺敵而自傷,則後果必是敵我俱亡。”
“華夏內部的戰爭,分出勝負就可以了,只要戰勝於朝廷,今天的六國之民,明天也能統一於秦漢。但對胡虜卻不是!”
楊易道:“胡夷之性,有如中山狼,今日縱之使歸,明日它養好了傷口就要反噬!若我們讓狄銀逃了回去,未來兩年甘州將無寧日!西面,我們尚有高昌之圍要解,東面,涼州的父老也期盼著我們的義兵。龜、焉、高三鎮,男丁不滿二十萬,以之供養數萬大軍,原本就很吃力。而這次高昌、瓜州又皆陷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