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臺。這座當初契丹、回紇人打造的軍城如今已經大大變樣。

以輪臺城為中心的大輪臺地區,是新唐在西域天山北麓最重要的統治區域,直轄區的面積達到五萬平方里,區內目前已經開墾出了四十萬畝灌溉農田。以及佔地超過五百萬畝的牧場。

當初天策既定西域,西域各地漢人逐漸“冒頭”,漢唐兩代移民的影響力這時尚未消亡,無論混血的還是漢化的,眼看漢人勢力在西域重新崛起。許多便都改了漢籍,再加上從甘肅涼蘭瓜沙遷入的百姓,已足以在輪臺支撐起一座小城市。

所以楊易之所以選擇在這裡駐軍練兵,也是因為可以從這裡得到後勤補給有關係。

而等到晉北之亂,楊折兩家率領數十萬難民西遷,其中很大一部分在沿途就安頓下來了,最後到達輪臺的不過十幾萬人。到了輪臺之後,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在大輪臺地區,也有一部分人被安排到別的漢民聚居點。

對於這些人的安置,天策政權給予了相當大的政策傾斜以作支援,天山北麓幾千裡的虛曠之地,幾乎都用來安置他們。

此外,因為路上或病死或掉隊的多是老弱婦孺,到了輪臺,青壯的比例相當之高,因此,天策政權便設法為他們娶妻,能取到漢女的就取漢女,不能取得漢女的,就取胡妻。漢人如今勢大,這些人又都註定會有大片土地,所以胡女也都願意嫁給他們。還有那些失去父母的孩童,也都交由願意撫養的撫養。而在戶籍上,這新組成的一家幾口則都跟著家主,注了漢籍。到最後,這一輪移民一共在大輪臺地區安置成了八萬戶,二十三萬人,加上原有的漢家人口,大輪臺地區的漢人數量便達到三十七萬,而這時在大輪臺地區的胡人不過八萬而已是整個西域第一個漢民在人口上佔據統治地位的地方。

王溥和他的夥伴在調查之後又發現,那二十幾萬新移民抵達之後,天策政權並不是放羊式地放任不管,而是因地制宜,進行了一場規劃精細的殖民行動。

西域降水稀少,土地的滋潤全靠雪水,天山南麓的龜茲、焉耆等地,受戰爭頗為較少,本土勢力便較為強大,哪怕經過沙、瓜移民進入以及部分本地胡人被徵往東方進行“易地”後,漢人所佔據的人口比例也不到四成,而輪臺這邊,則是胡風盡掃,最膏腴的幾十個大小綠洲原本都是回紇貴族的自由地,如今全部空了出來。

漢人最擅農耕,中原人對西域的印象有時候總停留於大漠風沙,卻不知西域綠洲之地其肥美處絲毫不在中原膏腴田畝之下甚至猶有過之。唯一要克服的,就是開創基業時的辛苦以及最初的各種不習慣。作為來自中原的移民,新移民最大的優勢還是務農,不過晉北人處於半乾旱地帶了。所以新移民對畜牧也不陌生。

針對這個情況,天策進行了定點墾屯,圍繞著輪臺成,星羅棋佈地構建了一個個的農莊牧場,西域畜力豐富,農莊牧場能夠利用畜力向輪臺輸送糧食和畜牧材料。比如皮貨、羊毛。而輪臺作為絲綢之路在天山北麓最重要的商業城市,則向各個輸送各種生產與生活商品,同時提供軍事上的保護,數百個農莊牧場是輪臺城的外圍,輪臺城則是數百個農莊牧場的核心,彼此構建成了一個農牧上足以自足、商業上佔據要津的重鎮。

但天山以北地方何止三千里!即便是來了十幾萬人,又能佔有多少地方?一個大輪臺地區,已經足夠供養幾十萬人了。若是要將十幾萬人散播開去分散於方圓幾千裡紮根,力量分散之下勢必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效應。可如果全部集聚在大輪臺地區,那之外的地方就都放任空置了?

就在這時,王溥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他們所走訪的許多新移民家庭,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