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猛增到億。2007年,###使用者數首次突破5億。
其實,###通訊市場的發展除了得益於運營商的拆分,還受益於手機制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
在中國的模擬製式時代,摩托羅拉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其8900和9900型大哥大手機幾乎成為當時生意人的象徵。這個以生產車載收音機起家的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王者地位直到1994年才受到挑戰。那一年,時任郵電部部長的吳基傳應邀與諾基亞執行長奧利拉打通了中國第一個GSM電話。奧利拉很早就嗅到了中國即將到來的2G時代,並明智地決定在中國增加投資。
在隨後的幾年中,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等各大外國廠商都加大了在中國的投入。他們抓住機會在中國建立工廠,同時與當地廠商組成合資公司,從而使手機的售價大幅度地降低。
然而,手機在中國的大規模使用直到幾年以後國產手機的興起時才得以實現。1999年年底,外國手機廠商憑藉他們在技術和資金方面近乎壟斷的優勢佔據了中國手機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為了保護民族產業,中國政府在1998年年底出臺了手機牌照制度。這個制度要求中國境內所有廠商在手機生產和銷售前都要取得政府頒發的牌照,且外資手機廠商必須將其在中國的合資工廠至少60%的產能用於出口。
在國家政策的保護下,中國本土手機廠商迅速崛起,其中具有標誌性的企業有TCL、熊貓以及波導等。這些本土廠商的規模迅速擴大,進一步加劇了產業的競爭。
當時,主要的外資手機廠商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中國主要大城市上,還無暇顧及農村市場。因此,在國產手機興起之初,農村市場就成為了其躲避外資激烈競爭的重要一環。而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農村手機市場的發展,並且導致了西門子、阿爾卡特及松下等外資企業隨後被逐出中國市場。
為了應對國產手機的衝擊,諾基亞等外國廠商很快改變了戰略,大力改善渠道策略,推出大量低價的手機,開始進軍農村市場。這種改革的成效直到10年後才開始顯現,而國產手機廠商長期以來輕研發、重銷售的弊病也導致了其在渠道優勢喪失後迅速地衰落。
2002年,中國政府為了在固話領域引入競爭,把###一分為二,形成了現在的###和中國網通。然而,當時中國高層似乎沒有意識到未來行動電話替代固定電話的趨勢。在隨後的幾年,###和中國網通的使用者不斷被行動通訊運營商蠶食,而政府也一直不願為固話運營商授予移動業務經營權。
作為自救的措施,固話運營商很快推出了小靈通。作為一種可移動的固話通訊解決方案,小靈通業務巧妙地遊走在政策的邊緣,並對移動運營商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於是,###被迫大幅度降低行動通訊資費。這直接導致了小靈通的落寞。
雖然現在仍然有呼籲降低行動通訊資費的呼聲,但移動通訊已經變成普通中國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而手機也早已不是屬於少數人的奢侈品了。
徐峰的那部大哥大手機一直用到2001年年底###關閉模擬網的那一刻。現在,這部手機已經變成一件他將永遠儲存的珍貴收藏品。
王星/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互聯中國(1)
1987年9月20日,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研究所的一個研究組透過與原西德的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大學的網路連線向外發出了一封電子郵件,其內容可謂言簡意賅: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這封郵件實際上撰寫於1987年9月14日,是來自卡爾斯魯厄大學的措恩教授在鍵盤上敲下的;但是由於軟體和硬體出現問題,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