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把西洋人視之為鬼,抵制西洋的一切東西,說的好些是為了除魔衛道。說的直白一些,這些清流才是真正的誤國之臣,他們在意的只是自己的名聲和地位。至於國家和百姓。早就被他們拋到了腦後。
清流們的勢力不小。楊家單憑一個滇銅復起,還真不一定能扛住清流們的詬病。當朝至尊,崇仁孝之道,而楊家確實把仁義二字做到了極處,雲南的事情,林則徐大多親眼看過,沒有楊家,雲南早已變成了鬼蜮。
雖說大勢不可逆轉。但皇帝在官場之中的地位,那絕對是至尊,只要楊家聖眷昌盛,道光一朝,就沒有人能扳得倒楊家。
林則徐自己就曾經倒在了洋務上面,裡面雖說有洋人插手,但最終還是聖上那邊開了口,自己才被髮配西北邊疆。
雲南是他林元撫最後的機會了,這些天林則徐也是一掃頹勢,變成了初來雲南之時的那頭大清猛虎。
林老虎暗地裡的密摺。寫的極為詳細,從楊家的善舉。到楊猛治軍有方,林則徐也不吝讚美之詞,把楊家說成了大清的股肱之臣。
在摺子的前半段,林則徐也詳細說明了雲南的狀況,以及楊家沒有不臣之心的原因。雲南多族雜居,想要在雲南起事,很不容易,而楊家一些有悖常理的行徑,林則徐也做了分析。
楊家這些年為了雲南的事情,耗費不小,賺錢就變成了楊家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而楊家賺的錢財,又大半投到了百姓身上,這在別的地方,就是收買人心之舉,可在雲南就是在做無用之功,一句夷性犬羊,一句山民桀驁,楊家即使有反意,在雲南也成不了勢。
摘清了楊家,也是林則徐不得已而為之,裡面有許多東西,他自己也有些不拿準,但為了大清的富強,有些事兒真的只能睜一眼閉一眼。
楊家沒有聖上的信任,那他的一切謀劃都是鏡中花、水中月,雲貴總督的位子,他林元撫不可能一坐經年,而楊家就成了推動雲南洋務的中堅力量,督撫是流官,楊家是坐地戶,洋務不是一兩年就能成事兒的,三五年的時間,哪一任總督也不會在任那麼長時間的,所以楊家的地位,在三五年之內必須要穩!
摘清了楊家,就到了林老虎訴苦的時候了,西北、東北的大敵峨羅斯;大清捉襟見肘的財政;各地紛紛擾擾的叛亂;伸手不見五指的官場;還有盤踞在海上的諸列強。
林則徐先是把大清頹敗的局勢,大略的說了一下,這些東西,已經被翻爛了,大略的一提,就能勾起聖上的憂國憂民之心。
數完了大清的頹勢,林老虎話鋒一轉,就是歌功頌德了,西北邊疆生擒反賊張格爾;為了讓大清的百姓能夠多些錢糧,聖上提倡節儉之風;庚子一役殺伐果斷,革職查辦了大群的冗官汰員,雖說下面的奴才作戰不利,但大清雄主的氣勢卻是彰顯無遺。
拍完了馬屁,就是訴說滇銅復起之利,滇銅是大事兒,而借用西洋的技法除了能夠增加滇銅的產量,如果這法子合用,還能大大緩解朝廷的銀荒。
雲南不僅多銅而且多銀,如果滇銅的產量,能夠成倍的增加,滇銀呢?
一個巨大的畫餅,在林則徐的摺子之中,被描繪了出來,不談滇銅復起對整個大清的影響,單單滇銅和滇銀之利,就可以讓雲南試著辦洋務。
畫完了這張大餅,林則徐又把自己的謀算說了出來,楊士勤、潘仕成、李星沅,雲貴、兩江、兩廣、四川,七省合力,只要滇銅成了,這七省就是大清中興的希望之地。
洋洋萬餘言,林則徐的這份摺子,寫了三個時辰,潤色了三天,林則徐反反覆覆幾十遍,一邊讀著自己的摺子,一邊揣摩聖上的表情,看一遍改一遍,延遲五天之後,這份密摺才匆匆的上路了。
“林老虎也算是揣摩透了聖心,這份摺子一上,五年之內,楊家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