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康熙詢問胤禩:“朕此處無物不有,但不知與爾相宜否?故不敢送去。”胤禩誠惶誠恐地回答:“父皇用‘不敢’字眼,作為兒子的承受不起。”胤禩強調的這句並無大錯,卻遭到康熙的斥責:“往往多疑,每用心於無用之處。”康熙大概忘了,就在清康熙三十六年他給守護北京的皇太子胤礽寫信時曾經提到“如今正值黃雀飛臨之際,京城不知見到否?朕極想得知,請寄告。”胤礽在回覆中針對康熙使用了“請”這樣的字眼誠惶誠恐地說:“所降諭旨,有此等話語,臣承受不起。……惟盼皇父憐愛,……將此竟行削去。”康熙見到胤礽的覆信,還專門就此做了解釋,既沒有發火,更沒有指責胤礽“往往多疑”,可是,如今胤禩這麼做了,卻被康熙雞蛋裡面挑骨頭大加責罰,這已經故意給胤禩難堪了。在權力鬥爭中,康熙從無手軟的時候,即便是親生兒子,一旦站到他的政治對立面或者讓他感到對其權力構成威脅時,康熙也不例外地給予嚴厲的打擊。【對康老爺子的印象分再度直線下降。所謂的千古一帝,原來也不過如此……】

關於八阿哥

康熙曾說馬齊等人都是已與皇太子反目之人,因而轉向大阿哥④,這話說倒是實情,想今日之儲君,即為明日之皇帝,伊等既然得罪皇太子,恐日後其登基大肆報復,無伊等活命之路,故而便希圖儲位易主,不但他們可以保住性命,且擁立有功,新君繼位必定酬庸,自己日後也可有個好前程,所以那些得罪過太子,紛紛投於胤禔、胤禩等人門下,而張明德欲行謀刺皇太子之事,也是因此而起。

順承郡王長史阿祿將相面人張明德薦於順承郡王布穆巴,賴士於順承郡王府中見到張明德,因喚至家中看相,鎮公普奇囑其將張明德送往伊處,賴士遂將張明德送往普奇府中。普奇與皇太子交惡,曾被其毆打⑤,故而普奇生出謀刺皇太子之念,與張明德相商,張明德從普奇家回到順承郡王府,拉順承郡王入夥,順承郡王不從,將此事告訴胤禔,胤禔令他不要舉發此事,並答應自己將會在皇父面前陳奏舉發此事,並令其將張明德送至自己府中。張明德在胤禔處,依舊膽大妄言,但稱“皇太子罪戾,若遇我當刺殺之。”又言“我有異能者十六人,當招致兩人見王。”⑥

而雍正繼位後據秦道然供稱,“八爺、九爺花園只隔一牆,康熙四十六七年間,聽見八爺園內日夜有木魚聲聞,有一和尚在內,約有兩年就止了”,秦言:“這明是不軌之處”⑦,但究竟其中有何不軌之處,箇中內情我們無從得知,唯一可以確定是,胤禩對於僧道並不排斥,而且其久已有心問鼎,普奇痛恨皇太子,極其希望刺殺胤礽之事能夠獲得更多有撼動胤礽能力,且從中可以獲益之人支援,遂將將張明德推薦給胤禩,而他們之間必然是一拍即合。張明德投其所好,言其“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八阿哥將此事告知九阿哥、十四阿哥,並說張明德言“皇太子兇惡已極,彼有好漢,可謀行刺”。胤禟、胤禵聞之大驚,“謂之曰‘此事甚大,爾何等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此心,斷乎不可。’”,於是將他趕了出去。⑧(此處有爭議,本文取吳秀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