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軍隊裝逼,看似把宋帝國主義嚇得不要不要的,然而事實上他一不小心就輸掉了燕雲之地。
很顯然全部人都被高方平算計了,他一步一步升級半島戰事,不是真要揮師百萬和遼國決一雌雄。就如當年白池草原上把西夏戰車拖到爆缸熄火一樣、此番遼國也被高方平的物資、軍備、後勤競賽給拖垮了。一敗塗地。
燕雲的失利,讓本就叛亂較多的遼國內部雪上加霜,物資的過度徵繳,讓境內各族叛亂頻發,為了回師平亂,開京戰役真的打不下去了。
然後就此簽訂停火協議,女真部和遼軍、就此正式撤離高麗國土。
遼國面子下不來,不肯承認輸,高方平也不要他們認輸。因為認輸了後高麗壓力就小,大宋在高麗駐軍就理由不足。
開京戰役、近兩百萬人參與博弈的最終結果:劃定了高麗和燕雲版圖。
對此遼國是不會甘心的,燕雲的丟失讓他們不能接受。可惜目下他們已經沒有心思關注燕雲了,因為開京戰線的失利和燕雲丟失,進一步讓敵烈部、以及女真部看到了遼國虛弱。
在蒙古和女真的眼睛裡,曾經不可一世的遼帝國已轟然倒塌了。默契之下,兩邊同時起兵反遼。
阿骨打朝西邊打,敵烈部整合了漠北的蒙古殺手們,南下攻城略地,遼國境內橫屍遍野。
幾乎被肢解的遼國岌岌可危,亡國陰雲籠罩下,他們非但不計較燕雲仇恨,相反求助宋國出兵,以保住遼國的最後血脈。
政和七年三月,耶律大石以北府參知政事身份出使汴京。請求盟軍入東遼作戰,抗擊蒙古和女真的屠夫。
沒問題。
高方平說了,開京戰線那是志願軍對志願軍,和兩國政治無關。理論上,澶淵之盟確立的兩國政治關係仍然在,宋遼仍舊是盟友。
基調定下後,耶律大石滿載而歸,因外交功勞,正式出任首相遼國北府樞密使。
政和七年五月,大宋駐高麗軍團以盟軍姿態過鴨綠江,開進遼陽府,攜兩千門重炮痛擊女真鐵騎。
遼陽府保衛戰一役,阿骨打陣亡。阿骨打的弟弟吳乞買接位後,徹底結束了遼金之戰,盤踞長白山以東北地區,建國號為金。
同一時間,遼國西部已經整體淪陷,基本盡入蒙古人之手,宋軍從太原府出兵入東遼,攜三千門重炮守住了上京,史稱橫臨府攻防戰。
蒙古人損失慘重,退出上京以西部分地區,建國號為元,從此往西擴張。
耶律大石勵精圖治,發展東遼最後的土地,以求東山再起。
短時期內的版圖,就此劃定。
西夏有大宋駐軍,橫臨府保衛戰的慘烈結果,導致了蒙古人再狠也不敢打西夏,於是他們只能往西進兵回鴣,提前開啟了他們征戰歐洲的步伐,所過之處三光政策。
此番西方食屍怪們估計慘了,老子們大宋艦隊尚未進地中海拉仇恨,人家蒙古的快刀手們就會提前過去了。
沒毛病,仇恨蒙古人去拉,在大宋蒸蒸日上的國力支撐下,高方平亦加快了海軍建設腳步。因為計劃變了,大宋志願軍很快要出兵歐洲,作為負責任的大國這不是侵略,而是幫助他們抗擊強盜,順便駐軍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建設民生的同時,把大宋的糧食和工業品賣給他們……
宣和二年四月,大理國納土歸宋。
段和譽這傢伙說有天感覺佛法照頂,他忽然就唸頭通達了,為了百姓的安生,他願辭去帝位出家當和尚。
這明顯撂挑子嘛,卻被稱為仁慈隨和,一心向佛。
真的非常詭異,他親自來汴京卸位,交還了雲南節度使銜,不給段家子孫也不給高泰明。然後就在汴京大相國寺梯度。
趙佶誇段和譽高風亮節,還勸說曰:“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