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後者這種單兵使用的反坦克裝備,對於軍力並不充足的波蘭軍隊來說,更加適用。有了這些,波蘭軍隊計程車氣高漲起來,如果對比起蘇聯前次的進攻,他們有信心憑藉堅固的陣地擋住他們的進攻步伐。

事實證明,用老的眼光去看問題,總會失之於老套。這一次調集了重兵的蘇聯方面,不但各型坦克、裝甲車的數量多了一倍。而且他們也擁有了“空中母艦”,並作為進攻性的武器迂迴到戰線的另外一個方向。

更多的火炮、更多戰機、更多部隊是蘇聯紅軍方面發動這場戰役的重要保障。

兩個方向的攻擊將會使波蘭方面的機動部隊疲於奔命,波Lang式的攻擊也將會使波蘭軍隊的戰線最終崩潰。隨後,兩個輪式坦克師與重灌師將從突破口迅速發動連續攻擊,並最終形成龐大的包圍圈來最終瓦解波蘭軍隊的抵抗。

在變通方面,並不如何靈活的蘇聯紅軍,依然是在一個黎明將要開始的時候發動的攻擊。

與歐洲方面的軍隊不大一樣的地方是,蘇聯紅軍並不大注重制空權的爭奪。而且,為了隱蔽主要突擊方向,他們對制空權的爭奪往往會在主要突擊開始之後。

蘇聯的前沿,這時已經使用學自中華聯邦的“快速戰線”組成了富有蘇聯特色的陣地。厚重的水泥板,已經不像中華聯邦制造的那麼精巧而又細緻。但看得出來,重粗的鋼筋與更厚的水泥,將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

步兵們,從那些坦克炮塔一樣的機槍發射巢裡看著陣地前面,遠方波蘭軍隊的陣地上幾乎是完全的黑暗。更多計程車兵隱蔽在無遮無攔的交通壕裡,盯著他們將要前進的方向。

這一點與中華聯邦或者說歐洲的軍隊,更是巨大的差別。這些國家全都按照“快速戰線”最初設計的那樣,交通壕幾乎完全處於地下,具備更好的防護條件。

至於蘇聯僅僅只是加固了抵抗樞紐厚度與質量,至於交通壕,為了不影響步兵的衝鋒,則完全沒有頂部的保護。

炮口的閃光在黎明時分劃破了寂靜的夜空,濃重的火藥味隨著風,一直飄向戰場火熱的中央。在蘇聯步兵的眼睛裡,遠方波蘭人的戰線上,騰起一道道在黑夜裡看來腥紅的爆炸的光芒。

“看哪,這些方帽子可有了受了!”

蘇聯士兵一面吸著報紙捲成的,“莫合煙”菸絲為內容的粗壯菸捲。說起話來時候,一股煙霧從他們嘴裡噴出來。

這時,隨著炮擊的繼續的時間,對方完全沒有辦法觀察戰場的時候,成群的蘇聯坦克摸黑湧上戰線的前端。厚實的履帶碾壓著地面,同時發出咯咯吱吱的聲音。

在步兵們畏懼的目光裡,這些龐然大物頂著黎明時的星光,捲動他們強橫的履帶向戰場上闖起。

這時炮火依然在波蘭軍隊的陣地上肆虐著,那些水泥製成的障礙物在炮火的打擊下,被氣流掀到了天上。在天空裡它們翻滾著,落下來深深的陷入泥土之中。

密集的炮火、覆蓋式的打擊,一直是蘇聯紅軍喜歡的攻擊前的準備手段。雖然,由於這時蘇聯國家才不過剛剛成立沒有多久,炮火的密度遠不及蘇聯紅軍在未來世界性戰爭中,使用的炮火密度。但現在,對於波蘭軍隊而言,這種打擊力度已經足夠了。

請求支援的資訊,使用各種手段,從前沿一直傳到波蘭軍隊的司令部裡。雖然,由於某些希望這場戰爭可以打得兩敗俱傷的勢力,並不願意蘇聯紅軍佔有過多的優勢。因此,蘇聯紅軍的進攻情報,對於波蘭軍隊而言,幾乎是透明的一般。

雖然,波蘭方面對於這次攻擊並不感覺到突然,但蘇聯紅軍強烈的炮火準備還是使他們感覺到,對於這次攻擊準備實在太不充足了。隨著命令的發出,波蘭軍隊的火炮開始還擊。

可這時,在黑暗裡前進的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