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可是清軍的目標卻並不是徐州城。
如果是要奪佔徐州地區,或者說控制住中原,那麼攻克徐州城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現在的清軍只是路過徐州,那攻打徐州城就變得可有可無起來。
徐州城就這麼大,整個周長也只不過是幾千步。如果城內的軍隊不敢出城作戰,那就用句誇張點的話來說,清軍就是貼著徐州城的城牆走過去,那也是毫無風險的。畢竟清軍的目標是汝寧、歸德。
當然,鑑於富裕的徐州府名聲在外,清軍就抱著賊不落空的想法,試著攻打了一下徐州城。不過見到徐州城的城堅炮利,皇太極就下令終止了攻打,準備先放過這座堅城。不過這樣一耽擱,清軍就在徐州城腳下耽擱了一、兩天。
可是等到清軍想要繼續進軍時,他們卻突然發現,書墨率領的歸德鎮已經開到了清軍前面,阻擋住了他們的道路。
然而一遇上有著十幾萬人馬的清軍,只有一萬五千人的歸德鎮絕對不會拉開陣勢。進行什麼會戰、決戰的。如果那樣做的話,就不是勇猛了,而是去送死。
於是書墨就下令:在徐州城南側八、九里處,修建兩個相隔二、三里的雙子營,以此來阻截住清軍的前進。而清軍也確實被歸德鎮阻攔住了。
我們已經知道:徐州城是處在微山湖和洪澤湖之間的通道中,而在這個通道之內,還有一個駱馬湖,因此,這個通道中可供通行的道路就被歸德鎮這兩個雙子營給控制住了。
當然,這裡所說的控制。並不是說,清軍的小股騎兵不能繞道而行。真正的含義就是:當清軍的大部隊繞過歸德鎮的雙子營,向著歸德前進時,他們將要受到歸德鎮側翼的打擊。
就說個最簡單的道理。當清軍主力繞道而行時,歸德鎮確實不敢全軍出營與清軍決戰。但這並不會妨礙,歸德鎮依託大營開出一支快速火器部隊。向著清軍行軍佇列的側翼射擊。
如果清軍派大部隊來驅散。這支快速火器部隊可以立刻縮回大營;如果清軍不理睬。那麼就可以放手射擊。當然,清軍也不敢派出小部隊來驅散,說不定那支小部隊就根本沒有汝寧軍的火器部隊強,到了那個時候,火器部隊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吃掉這股小部隊的。
可這麼一來,問題就來了。就算這樣的側翼射擊造成的傷亡率並不高。清軍大部隊也能繞道而行,可是架不住清軍的總人數太多。只要這支火器部隊給清軍造成百分之二、三的傷亡,清軍總的傷亡人數就要超過三千。
這樣巨大的傷亡,清軍肯定難以承受。因為這不是在戰場上造成的傷亡,而是在不抵抗行軍中獲得的。而這種傷亡是最打擊軍隊士氣的。誰願意做落水狗被別人狂打狂抽呢?而且還是在根本沒有一點戰敗的時候。
而且還有一點:對於清軍來說,歸德鎮和徐州城內的明軍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支部隊。
徐州城內的明軍是一支純防禦的軍隊。只要清軍不攻打徐州城,那支明軍就完全無害,對清軍幾乎沒什麼威脅。
而歸德鎮既然不肯入城防守,反而在城外建立大營,這就證明了他們是一支野戰軍。顧名思義,這支軍隊是敢於野戰的。
那樣的話,清軍繞道的意義就不怎麼大了。畢竟誰敢保證,等清軍繞過去以後,歸德鎮不會尾隨進攻呢?
而且當清軍繞到歸德的時候,清軍將面臨歸德的汝寧軍(清軍並不知道汝寧軍的主力被牽制在武昌城),又有歸德鎮的尾隨,如果在菏澤的薛永利部再趕回來,在三面夾擊之下,那清軍可真的是大條了。因此,清軍絕不會無視歸德鎮的存在,所以就要首先擊潰這支汝寧軍。
可是面對十幾萬清軍的圍攻,歸德鎮卻打得相當頑強。雖然匆匆修建的大營並不堅固,清軍也幾次衝入歸德鎮的大營中,可是在書墨的沉著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