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三百零一章死諫圍剿

朝堂上風向的改變,當然就是要把“萊州大捷”通傳天下,當然還要對立功人員進行封賞啦。而這個時候,那些擬定封賞的大臣們突然想起,還有一場大捷還沒有封賞呢。那就是濟兗(濟寧州和兗州)大捷。

對於濟兗大捷的結果,倒是沒有任何官員提出異議。因為各地官員的奏章和上繳的首級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

但是當那些擬定封賞的官員把關於兩次大捷封賞的奏章,遞交到崇禎皇帝面前時,崇禎皇帝驚訝地發現,那個陰魂不散,名叫“吳世恭”的河南守備又出現了。

“王伴伴,此位吳世恭到底是何許人也?朕怎麼聽的是這麼耳熟?”崇禎皇帝問身邊的王承恩道。

“皇上的記性真好,他就是薛侯招贅的女婿啊!。”王承恩笑著回答道:“不過那個小子秉性不良,他在南城指揮使的任上也是貪財好色,聽說後來他又勾搭上了一名寡婦,被薛侯趕到河南地方上去了。”

“不過那小子在地方上為軍將倒也勤勉。雖不是良將,但也勇猛敢戰,上次勤王的時候,也跟隨著秦將軍收復了永平四城,立下了些許功勞。”

“但其依然本性不改,所以老奴估摸著這次他在登萊打仗,功勞是肯定有的,但那些地方上的軍將的惡習,那小子也肯定學了個**不離十。真是汙了其清貴出身啊!”

崇禎皇帝也笑了出來,能夠聽到別人的家醜總是令人很愉快的。於是他笑罵道:“薛侯的愛女所託非人啊!罷了。也要給薛侯一個臉面,朕也不計較這吳守備的事了。”

吳世恭是在山東無憂無慮,可是明白朝堂風向的薛濂卻為自己的女婿而憂心。因此在前些天,薛濂又送了王承恩一份厚禮,所以今天王承恩也就做了這個順水人情。

不過吳世恭倒也是夠倒黴的,應該說這次在山東剿滅孔有德的叛軍,也就是吳世恭汝寧營的表現可圈可點,但他卻莫明其妙地差一點被抓進詔獄。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是在吳世恭那些勝仗的無意推動下,首輔周延儒的下臺已經進入了倒計時。這其實也讓吳世恭最揪心的一個問題——戰後調離汝寧府,得到了根本上的解決。

之後,傳旨的內官來到了劉宇烈軍中宣讀了封賞的聖旨。除了答應劉宇烈可以便宜行事,繼續招撫叛軍以外,聖旨中只對三位武官進行了封賞。

一位就是河南的江遊擊。當然這是追贈。這追贈是很豐厚,遠遠地超過了一般的追贈。但是也不會有武官去羨慕和妒忌江遊擊。

另一位就是劉澤清,官升一級為曹州副將。而且這個升級是實職晉升。

最後一位就是吳世恭,官升一級為汝寧府都司。但這個晉升就是虛職晉升了。管轄地區和所定兵額都沒有增加。準確的說,就是享受都司的待遇,領汝寧府守備的職位罷了。

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劉澤清和吳世恭的晉升,都是因為在濟兗大捷中的立功。而登州大捷,除了陣亡的江遊擊以外,所有的武官都沒有受賞。

當然聖旨中所說的原因就是:等剿滅叛賊以後,一併封賞。可劉宇烈以下都知道,崇禎皇帝已經知道了登萊大捷的真相了。

老闆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周延儒和劉宇烈也就加緊著招撫了。

那麼既然文官招撫叛軍不行,那就找個和東江鎮武官交好的遼東武將來招撫吧。在崇禎五年的五月底,遼將孫應龍因為與耿仲明舊交甚好,寫書信一封勸降耿仲明。

而耿仲明將計就計,隨便找了一個人頭送了過去,說他已經斬了孔有德,讓孫應龍迅速開船來受降。於是孫應龍很高興地率領水師艦隊從天津直奔登州。

可剛一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