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的刀子可不認人。”

張獻忠到了河南以後,也招募了三、四萬河南難民,不過人數太多亂哄哄的也不好帶,所以張獻忠就簡單地把他們分隊了一下。一個隊人數七、八千到一萬出頭不等。

這些炮灰雖然也有飯吃,但也就能夠對付個餓不死。而張獻忠的主力可是在長年的戰爭中,存活並挑選出來的青壯組成的大營,他們每天就能夠吃飽飯了,而且他們也不會被張獻忠隨便當成炮灰。

其實這也是農民造反軍中的普遍現象。用他們的話來說:“只要大營的人還在,我們就可以隨時拉起隊伍,這天底下吃不飽飯的人也太多了。”因此,農民造反軍的真實實力就只應該統計他們精銳大營的人數,而裹挾並且隨同他們在一起的造反難民總人數。一直是上下浮動的,沒有一個人可以準確統計出來。

張獻忠提出的方法就是讓羅汝才的軍隊在後面用長弓拋射。而他將派出近萬名新收的炮灰。衝擊那四個千人方陣,以此來阻止汝寧軍的火銃手再次突前進行射擊。

羅汝才會意地一笑,但是該說的話還是要說明白:“八大王,這長弓拋射可沒有準頭,射到你的人可不要怪我老羅啊!”

沒想到張獻忠輕蔑地“哼”了一聲,說道:“不值一文。管他去死!”

羅汝才聽了這話是一愣,立刻緊閉住嘴不說話了。張獻忠的話也說得太直白了一些。雖然這道理所有的農民造反軍的首領都明白,但是誰也不會把這話說出口。要不然,萬一這話傳了出去。可會大損名聲的。這可不利於以後再次招募難民啊!

羅汝才的心中就有些納悶:“這張獻忠不是一個大嘴巴的人啊?難道他真的不怕這話傳出去啊?”

於是羅汝才偷偷地打量了一下四周,卻驚訝地發現護衛在張獻忠身邊的,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張獻忠的義子是神色自若。

其實在以前,他們再加上李定國也是和那些炮灰一樣,都是不值一文的人,可是他們在長期的戰鬥中生存了下來,並得到了張獻忠的重用,所以他們已經變成了張獻忠的寶貝了,是可以驅使那些不值一文的人去做炮灰的上等人了。所以他們對張獻忠的話根本是無動於衷。

長弓拋射對於弓箭手的射箭技術要求很高,整支羅汝才的軍隊中才擁有一千二百多名這樣的弓箭手。他們在騎兵的掩護下,急步跑到離汝寧軍二百步左右的地方,紛紛地把箭枝插在了地上,做好了射箭的準備。

而張獻忠軍的軍官,跑到河南一隊的兵丁面前大聲地宣佈著張獻忠的命令,而伴隨著命令的,是河南一隊兵丁狂熱的歡呼聲。對於這些剛剛從難民變成兵丁的炮灰來說,能夠吃飽飯,那就是天堂般的生活了。

這些人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這次衝鋒是九死一生,可是現在這種地獄般的生活又有什麼可留戀的呢?死了就死了唄。萬一活了下來,那可是能夠吃飽飯,能夠加入到張獻忠的大營中,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呢?

而在羅汝才軍的首次進攻被打退以後,汝寧軍中突前的那些火銃手立刻跑回千人方陣,在薛永利的命令下,整個方陣向後轉,齊步向著自己騎兵的方向退了回去。

這四個千人方陣和騎兵排列的陣形中間,有著近一里的距離。汝寧軍的騎兵並不敢上前,因為他們要護衛住後面守衛財物、糧草和輜重的李祿他們呢。

彷彿是知道汝寧軍的想法,李定國在沒有任何命令下,已經帶著自己的二千騎繞到了汝寧軍騎兵陣形的右側近七、八百步的距離,對著騎兵陣形後方的俘虜和輜重什麼的是虎視眈眈,而李祿也早就放棄了看守俘虜,他把大車圍成了車陣,全力準備防禦著李定國的進攻。

真的令人感嘆,李定國這時候才僅僅十三歲,而他的戰場嗅覺就這麼靈敏了,不愧為是在戰火中成長起來的張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