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傳是鬼谷子著的《本經陰符七術》。史傳鬼谷子是個奇人、怪人,與老子同被道家尊為始祖。有關他的傳說,楚辭從小就聽了很多,被他能點石成金、羽化成仙所迷惑。成人之後,卻對他的著述感興趣了,想辦法弄到他唯一流傳下來的這兩本書。楚辭的古文底子很好,通篇僅有七千餘字的《鬼谷子》一書,卻令他讀得非常吃力。文章表面看起來通俗易懂,其實,博大精深的內含,不是一時半晌能夠領悟的。在漁子溪古剎問佛之後,尤其是飲了戒品大師奉上的清茶,他感覺自己突然開竅了,再讀《鬼谷子》,十四篇中最為深奧的”捭闔”、”飛箝”之術,有豁然開朗之感。老子聲稱:”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予之”;”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與此類似。鬼谷子指出:”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取反與”。這就是利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規律,從反面達到正面的方法。
楚辭讀通讀懂之後,不由拍案驚奇,好一部《鬼谷子》!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君王之術,治國之策,權臣之計,外交之略,兵法之謀無所不有,而且詮釋得淋漓盡致!楚辭運用其策略,在採訪中引而不發,屢試不爽。猶如從陰知陽,從圓知方。比照類推,天衣無縫,滴水不漏,可以知道事物的全部軌跡。
至於鬼谷子的《本經陰符七術》,他認為是天方夜譚。人,經過修行,得道可以,而成仙昇天是不可能的。書中所言的變幻、隱身、遁甲、穿牆而入等等異術,他視為是異想天開。雖然他認為這些是異端邪說,但他在漁子溪觀看”水漫金山”這出戏時,還是羨慕法海和尚那隻能降龍伏虎、驅鬼制妖的金缽;也曾幻想人能像文靜的變臉那樣,可隨時改變自己的面貌。
楚辭拿出文靜給他的面具、白綢、筆以及各種顏料放在書案上。他在俯身往面具上蒙綢子時,戴在胸間的玉佩從敞開的衣領裡滑了出來。他順手取下玉佩,放在瓷瓶旁邊。奇異的事情發生了,平時瓶子注滿水,只在瓶口冒出淡淡的輕煙,此時竟然翻起小小的漣漪,玉佩也響起輕微的聲音。他拿起玉佩,瓶中蕩起的水紋立即消失了,玉佩也不再鳴響,一放下又恢復了原狀。他的這件玉佩,戒品大師說是玄奘西天取經時帶回的靈玉,而這支瓶子,是大師供奉菩薩的淨瓶,應該說是有靈性的器皿。有靈性的東西可以相通,還能助人實現一定的願望。楚辭聽說過沒有見識過,他興奮不已,默默對著這兩件靈器訴說,助他學會畫臉。
祝願完畢,楚辭將瓶中的水倒進盤子,調和顏料,然後取筆在手,飽蘸肉色顏汁揮向面具。楚辭在上大學時學過素描,畫人像有一定的基礎。他試著按文靜教他的方法,在打好底色的面具上畫出人臉的眉毛、眼睛、鼻子,最後再畫上嘴。末了,他扔下筆,捧起面具欣賞他畫的第一張人臉。這是一張典型的人臉,看不出是男是女,他按照臉譜的畫法,在臉的各個部位添上色彩,一個武將的臉譜誕生了。看著自己畫的臉譜,他在記憶中與文靜畫的做比較,發現他畫的不比文靜差,其神韻竟然*不離十!欣喜之下,他撫摸著自己的第一個作品,感覺冥冥之中猶如神助。他輕輕撫弄面具的臉,他的手指漸漸有了奇異的感覺,彷彿他撫摸的是真人的臉,面具的白綢不僅光滑,而且有彈性,就似人的臉一樣有肉感。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五章 破譯變臉(3)
楚辭驚駭地從面具上取下他畫好的臉,白綢變得軟軟的,像一張人皮。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懷疑自己在夢中,他咬了一下手指,感覺到疼痛;再吸上煙,濃烈的煙味使他清醒,他不是在做夢。怎麼會變成這樣,楚辭百思不得其解,當他眼光落在玉佩與瓷瓶上,聽著玉佩輕微的鳴響,看著瓶中泛起的漣漪,他恍然大悟:淨水與玉相潤,起了變化;而他正是用起了變化的水調和的顏料!楚辭突發奇想:要是將白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