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希臘神話裡,有一個叫作那喀索斯(Narcissus)的神只,他擁有無上的美貌。當他漫步到一條小溪邊時,在溪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樣完美的眉眼,纖濃合度的身形,令他自己都陶醉了,他深深地愛上了自己的倒影。他嘗試著接觸那影子,伸出手去觸碰溪水,卻漾開一層漣漪,那絕美的影卻破碎了。他痴痴地等到水面平靜下來,再次去觸碰它,仍然無法企及。這讓那喀索斯感到無比憤怒,他終於撲向水面,溺水而亡,而他的魂魄,則化作了水仙。
張愛玲的孤單,與那喀索斯的水仙情結何其相似。在那個被稱為“家”的地方,沒人能夠理解她,到後來,大概她也覺得那種“被理解”沒有意義了。她永遠都有令人可怕的清醒,她嘴角帶著冷笑,嘲笑著人們的貪嗔痴傻。她決絕地讓自己走上了一條永遠孤獨、絕對自我的路。
在那條路上,偶爾她走累了,便停下來,抱著自己伶仃的胳膊,同自己對話。
一字一句,愛與恨,都與她試圖遠離卻又必須置身其中的殘酷世界相關。
這是水仙花的回聲。
天才夢世俗眼光評定一個人的才能,總要考慮一些除卻才能本身之外的因素,譬如性別與年齡。擁有同樣的才能,面對不同的性別,人們總是更容易將溢美之詞加在女人身上;而面對不同的年齡,較小的一個又會被捧得高些。少年成才,總是最好的噱頭。年紀輕輕,光芒四射,更能叫俗人嘖嘖稱奇。這樣的人,往往被冠上“天才”之名,天縱之才,猶如玉樹生光,熠熠灼眼。
張愛玲在少年時期便被稱為“天才”。
生在一個顯赫的家庭,張愛玲似乎有更多的機會被培養成“天才”。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她的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即便清朝已經滅亡,這樣的家庭,仍然帶著貴族氣:遺老們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裡,總是牽連著張愛玲一家。
看看,麥根路313 號偶爾出入的貴客們,哪一個祖上沒有顯赫的名聲? 即便破落了,他們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優雅。幼年的張愛玲,衣食無憂,而在教養方面,也並沒有被忽略掉。如同任何一個“閨秀”一樣,牙牙學語的她便開始學習背誦唐詩。生澀的字句,在孩子充滿五光十色童夢的腦海裡,只是沒有意義的符號。但有一次,當她在一個遺老面前念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時,到底引出了老人的眼淚。
而母親黃逸梵旅外歸來,又為張愛玲的童年帶來了新的衝擊。西洋的童話、音樂、詩歌、繪畫,無一不給女童開啟了看世界的新視窗。
但是,對張愛玲“天才”形成影響更大的,是她特殊的家庭。
世紀初的中國,正在接受著文化與思想的風暴,處在一個十字路口。新興的事物不斷興起,而張愛玲的家庭,卻是舊時代留下來的殘影,長長地曳著舊時光的尾巴,捨不得,放不開。
也許,當年那個女童趴在窄窄的視窗,看外面的街道上人來人往。長袍馬褂固然多見,然而著洋裝的人似乎更多了。汽車鳴笛時發出帶著傲慢意味的聲音,文明棍與金絲眼鏡,是要明目張膽地與陰魂不散的長辮子割裂開來。似乎一切都象徵著文明與開化,被遺老們恨恨地稱為“傷風敗俗”的新事物,對女童來說無比新奇,有著無限吸引力。
她澄澈的眼將光怪陸離的新世界盡收眼底。但她回過身時,看到的是幽暗的房間。空氣也都是凍結的,似死水一般不流動。家中表面的平和,在女童早慧的眼中大抵早已破綻百出,她看到的是暗流洶湧。但她保持著沉默,只是看著一切,無數的疑慮,只待歲月解答。
疑問緩慢地累積,表達的慾望卻如洪水一般,洶湧著要決堤而出。在七歲時,張愛玲動筆寫下了人生的第一篇小說,孩子寫下的故事,是充滿糖果與幻想的童話嗎?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