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聽完了一串串的數字彙報後。 張芝開始向與會者彙報天眼研究院的工作。 張芝和邵榮華,是天眼集團年紀最大的兩位高層,即使是準岳父喬仲直,也不過才47歲而已。
“天眼研究院大規模基建工程已經完工,目前正在安裝實驗裝置和機器,總投資488億元人民幣。 比預算少了12億元。 新能源研究、新材料研究、生物技術研究、海洋研究等主要研究部門規劃已經完成,相關研究人員基本到位,對於相關研究領域領先地科研人員,研究院採取的是高薪聘請的方式,基本上是原來工資的二至三倍,所以在人員配備上比較順利。 目前,在學得帶頭人方面,我們請來了包括2007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猶太人諾丁※#8226;斯特朗教授等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4名候選人,國內方面,有世界著名新能源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李中國教授。 中國首席材料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倫生教授。 生物學教授、中科院院士鄭顯教授,中國海洋生物權威、中國工程院院士梅海靜教授等12位兩院院士。 另外,相關學科的研究助理我們挑選得比較嚴格,基本上是世界一流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只有20左右地碩士生。 研究院目前具有教授和研究員資歷的共89人,所有這些人,都將在春節上班後全部到位。 ”
羅轢聽到這裡,心情簡直是爽歪歪了!國內很多頗有名氣的大學或研究機構,兩院院士也就一到兩位,哪像天眼研究院,一來就是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12名兩院院士,89位教授和研究員。 其實,羅轢也認識到,並不是什麼兩倍或三倍的待遇能夠把這些大神請來,而是天眼研究院全新的“專案機制”,搞科研,顯然是以專案帶動研究,有目的地研究。 這一機制,羅轢相信天眼研究院不輸給世界最先進的研究機構,理由非常簡單,一是有前途的專案,天眼集團根本不在乎錢的問題,二是給主研人員絕對的自由發揮空間,三是專案申報比任何研究機構都更方便、更簡捷,基本上是交一份申請書,大致說明研究地方向、研究結果地效益以及現有的研究基礎,1億人民幣以內地研究專案由張芝主持的院務委員會研究拍板就行,工程日程包括論證的時間在內不超過15個工作日。
看張芝院長彙報完了,邵榮華也開始向與會人員彙報自己負責的一塊:“世界海洋博物館選址近郊北七家鎮境內,距奧運村只有10公里,最後實際佔地3000畝,比最初的計劃擴大了10倍,包括荒山在內,共支付徵地費90億人民幣,建設費用預計要達到230億,因為投資總額超過了羅總和敬總的控制在300億以內的要求。 世界海洋博物館分為自然海域風光觀賞區、海洋標本與文物博覽區、綜合服務區等三大塊,其中自然海域風光觀賞區又分為熱帶海洋、溫帶海洋、寒帶海洋等各具特色的小區域,每個小區域都設有觀眾參與互動內容及場所;海洋標本與文物博覽區主要展示海洋衍變歷史、海洋動植物標本及人類探索海洋的歷史文物;綜合服務區主要是科普、圖書音像、會議、賓館接待等方面的內容。 因為整個海洋博物館,要比較細緻地遊覽一天時間不太夠,基本上需要兩天。 各種設施配齊正式開放時,一天最高可接待50萬遊客,根據北京旅遊發展的態勢,每天的參觀者最低不會低於50000人。 博物館各類工作人員共12000人已經招聘完畢,目前正在培訓。 ”
“邵老,博物館的門票準備怎麼制定?”羅轢對這個專案也非常關心。
邵老看了看與會人員,接著說道:“根據世界所有人造海洋旅遊景點的平均價格,我們初步打算,成人散客每人次360元,包括所有參與互動節目在內;中小學生散客每人次240元;團體接待與中小學生的價格一樣。 ”
“對於窮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