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後的傳道堂,可謂九堂之中最為清貴的存在,負責整個楊家的後輩培養,分為承、規、教、科四司。

承司掌管家族傳承,負責向家族子弟傳授功法靈決、神通靈術,至於更珍貴的寶階以上傳承則是在玉靈峰上的藏經閣中。

規司則是負責家族子弟各級數量招收、等級評定、福利待遇、獎勵等,其地位正如刑罰堂的律司,會根據家族的發展制定合適的培養制度。

教司則負責向家族子弟傳道授業,各種神通功法的講解、修仙百藝的傳授、先輩創業的族史、修煉界各種知識、見聞經驗等等,算是傳道堂的主體。

至於新增的科司,則是負責家族各種等級子弟評定、各個境界弟子的比試選拔,也是楊弘遠新樹立的規範。

楊家自從豪族之後,就開始舉辦一些族中子弟的比武,不過是不成定例。

如今楊家根基已穩,勢力範圍已定,玉州已寧。

合理的弟子選拔制度也要確定下來,以保證家族有源源不斷的後輩。

楊家如今的近四千修士之中,近八成的都是凡人境的修為,而武人境的修士已是有了近八百人。

看起來很多,可是如今的楊家可是七縣半地,四十五鎮二百七十村,將近一郡之地。

如此刨除西山匯聚的武人境修士,以及各縣縣衙、各鎮鎮守所匯聚的武人境修士。

每村分配的武人境修士不過兩人,連各村的標配一正二副三位村正都配不齊。

楊弘遠本來剛聽到如此多的武人境修士還嚇了一跳,楊家實力已經強到如此地步了嗎。

可聽得楊弘揚一一說來,再加上曲武山、元成山這些地方,楊家的武人境修士可不是略顯不足。

而這些武人境修士前期一二重的更是佔到了七成,如此楊家的人手可不是略顯緊張。

更別說楊弘遠馬上又要在落霞嶺、元北麓、牛首山三處開辦坊市,這又是需要不少的人手,如此此時推出科考制可謂正合時宜。楊家此後家族子弟的培育方向,則開始由血脈、背景向著天賦、資質、公平轉變。

當然如楊弘遠這般拿自己的積累私藏補貼後輩別人是說不得什麼的。

但是家族的資源分配則是必須保證儘可能的公平,當然嫡系子弟、支系子弟楊氏宗族之人,在家族資源分配中仍然有一定的優勢,不過這個佔比則會下降。

當然一個勢力總會將資源向著天賦夠好的後輩傾斜,不過此後天賦雖然可以加成,同樣需要自己去爭取,就是楊弘遠推出的科舉制。

此後的楊家嫡、支子弟,或是有天賦的子弟,除了月例之外,這些人只能從家族獲得以往三四成的資源,而剩下的則需透過科舉制自己去爭取。

楊家佔據的葛琅縣半縣三鎮之地,最為靠近名門諸葛家的琅琊村,此時正是熱鬧非凡。

一村之中各姓各家之人,正帶著自己的適齡孩童,而在眾人無所覺得時候,這裡卻是多了兩道人影。

“老丈,我們村裡有什麼喜事嗎?”

一道身形俊秀的青年,對著旁邊滿面喜色的八旬老者開口問道。

“呵呵,小公子不是我們諸琅縣的人吧!”

只見那老者倒是笑呵呵的先說了一句,接著頗為自傲的介紹著眼前琅琊村正在舉辦的村試。。

“這說來就話長了。。。。”

科舉制目前楊弘遠一共分為六次考評,其一為村試。

由各村每兩年舉辦一次,參與者需為十八歲以下孩童,修為在凡人境三重及以下。

不拘於資質,只要是有修煉天賦皆可參加,每村每次評出前五名,授予這些外姓孩童楊家外門子弟的身份。

至於人數倒不是楊弘遠不想多選些,本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