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信口開河。有道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吐蕃人狼子野心,不會乖乖聽話的,即便是娶了大唐公主,以後也不會恭敬。
尤其是侯君集將軍在高昌戰事頗為順利,我大唐在西域的影響不斷加深。吐蕃人豈會坐視?我大唐前往西域,必經祁連山下河西走廊之地,那一帶全是高原邊緣,完全暴露在吐蕃騎兵的兵鋒之下。”
李世民聽到謝逸的這幾句話之後,明顯沉默了,顯而易見,如此中肯之言也正說出了他的擔心。
“陛下,松州之戰已經無關緊要,吐蕃人佔不到便宜。所以沒必要給祿東贊好臉色。”謝逸大著膽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有把握能難住吐蕃人?”李世民悠悠道:“朕雖然沒有很明確地答應,但言下之意已經默許,現在拒絕恐怕……”
謝逸道:“陛下,如果臣有辦法讓吐蕃人知難而退呢?”
“好,讓你試試倒也無妨,只是若在吐蕃人面前丟了我大唐的顏面,有損大唐利益,到時候……”李世民沒有說下去。但謝逸卻知道後果將會十分嚴重。
……
吐蕃使團在正月初十的時候到了長安,說實話也足夠為難他們的。
從吐蕃高原跨越千里。越過無數的高山大河前來長安,在這個年代絕對是一條遙遠且艱險的道路。
一路上走了幾個月的時間,且是冰雪嚴寒的隆冬時節,說起來也真不容易。不得不說,吐蕃人為了求娶大唐公主的誠意還是可以的。
只是有誠意就能成功,就要答允嗎?來個小夥子站在你家門。說我滿懷誠意要娶你家女兒,有幾個老丈人會輕易答允?
前提為吐蕃贊普提親的是吐蕃大相祿東贊,大相的地位應該等同於中原王朝的宰相,而且身份地位恐怕比宰相還要高一些。
吐蕃的體制和大唐略微有些不同,他們的大相大概與秦漢時期的丞相相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掌握的權力很大。
而且當今的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屬於幼年繼位,是祿東贊一手扶持長老,才有了今時今日的繁榮吐蕃。某種程度上,祿東贊才是如今吐蕃的締造者,而且當了許久的輔政大臣,有點類似於西漢的霍光。
但他沒有遭遇霍家那麼糟糕的下場,松贊干布長大之後,對祿東贊依舊十分尊敬。而祿東贊本人也非常的有智慧,號稱吐蕃最聰明的智者,君臣相處十分和睦,並無任何不妥。
這次祿東贊本人更是親自前來長安,充分說明其對吐蕃和大唐之間的關係重視備至。至於此行的目的,松州停戰是一方面,吐谷渾方面是一方面,最重要的則是求娶大唐公主。
本來他們是要趕在新年之前到達長安的,奈何途中遇到大雪耽誤了行程,直到今日才到。
進入長安城的第一天,祿東贊便迫不及待地透過鴻臚寺遞交了求見大唐皇帝的請求。
吐蕃大相,位高權重,身份尊貴,李世民也不好不見,直接答允了。並且由長孫無忌親自出面作為迎接使,一同進入太極殿。
這算是給足了吐蕃人面子,祿東贊一路笑呵呵,從容不迫地進了承慶殿。
祿東讚的年紀並不算很大,約莫五十出頭,很是健康硬朗,臉上除了兩處明顯的高原紅外,並無粗獷野蠻氣息,甚至還有幾分漢家的儒雅氣息。
進入長安以後,祿東讚的行事作風,接人待物也都很有禮貌,連長孫無忌都為之嘖嘖稱奇。
更驚訝的是祿東贊一口漢家話說的十分流利,甚至還懂不少漢家典故,是以連長孫無忌這等素來傲然的人傑都不敢小瞧這位吐蕃大相。
“祿東贊拜見大唐皇帝陛下!”
“大相快快免禮!”人敬我一尺,自然也就要以禮相待,李世民對於如此恭敬識趣的吐蕃大相也算是頗為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