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皇帝李世民特意強調讓吳王李恪帶兵前去,但是前線的指揮權卻交給淮陽侯謝逸,反而不讓吳王李恪統率兵馬。
這個安排很耐人尋味啊,顯然是皇帝有心安排的,不見得謝逸比吳王李恪更適合領兵。謝逸這些年揚名的主要是人才和辦事能力,但是在軍事領域的才能十分有限,反倒是吳王李恪以英武著稱,軍事才能天下皆知。
去歲薛延陀南下一度威脅長安的時候,正是吳王李恪從安州帶兵前來馳援的,雖然最後沒有打仗,但是吳王帶兵的才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此番齊州出了亂子,李恪調兵前去平叛想必很容易,應該是不在話下。
但是皇帝卻有意忽略了此事,忽略了吳王李恪的軍事才能,不讓他帶兵,反而將兵權交給了軍事才能並不明確的謝逸。
這是為什麼呢?
在場的大唐人精們都不同程度地把握到了,皇帝陛下真是愛子心切啊,愛誰呢?
愛齊王李佑?看起來似乎有這層意思,如果是李恪上陣,李佑只怕會敗的很快,也會死的很慘。換做謝逸,情況或許不會那麼慘,只是最終的結果卻不會改變,皇帝更不會希望叛亂之首李佑平安無事……
所以這個愛子心切顯然不是針對李佑,真正愛護的是李恪,李恪如果帶兵,雖然成功後會有功勞。
但是叛亂之人是誰?是李佑,是他李恪的親兄弟,平定叛亂沒有錯,但卻不免會落下一個事實,那就是戰勝甚至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
往後李恪少不得要背上這麼一條不是罵名的罵名,少不得受到旁人攻訐,顯然李世民不希望如此。
皇帝如此愛子心切,究竟是為什麼呢?(未完待續。)
第三五三章 潛在對手
皇帝一個細小的舉動,卻是拳拳愛子之心,完全落在了大臣們的眼裡。
這份疼愛的是對誰的?吳王李恪是也!
這個舉動或許只是尋常的慈父之心,不希望兒子們手足相殘,不希望在失去了一個兒子之後,讓另外一個兒子蒙上汙名。
也許換作任何一個皇子,李世民都會這麼做,但也許這只是針對吳王李恪的……
齊王李佑的謀反一下子讓大唐的皇子們走上了風口浪尖,太子不肖已經成為越發顯眼的問題,皇帝對某一個皇子的態度所產生的影響和意義將非同一般。
承慶殿裡的諸位大臣都是人精,也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與皇子們背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李二陛下這微妙的舉動落在他們眼裡,自然也都體察出完全不同的意味。不過這種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也不會今天討論的主題,所以心領神會即可,然後當作沒聽見就可以了。
宋州兵馬出擊,對於平叛自然是大有幫助的,只是吳王李恪未免可惜,皇帝這麼一點愛護,無疑讓他少了不少功勞。反過來自然是便宜了謝逸,這個年輕人的運氣真是好啊!
不過……
轉念一想,有反應靈敏之人又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恪和謝逸之間的關係。雖說兩人之間沒有什麼直接來往,但是有那麼關鍵的幾次,謝逸似乎欠著李恪的人情,已經第幾次好像沒人說得清楚了。
人情這東西有時候一錢不值,有時候卻堪比千金,當然也與相關的人有關係,若是個無足輕重的普通人,縱然他欠你人情又能如何?
或許不想還,或者想還卻還不上的情況太多太多。但有人的如果還得上,且有能力還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謝逸就是這樣的人,而且能耐和作為都不可估量,如果將來他要還給吳王李恪這個人情,只怕回報不小啊!
不經意間,某些人又有些羨慕李恪,運氣那麼好被派駐在宋州,又剛好趕上了齊州叛亂,還遇上謝逸人在那裡,真是好運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