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趙匡胤望著天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心中暗自思量:“看那異族之王成吉思汗受挫,朕心中竟生出幾分快意。非是朕心胸狹隘,實則是為華夏民族之強盛而感欣慰。”他的喜悅之情,即便未言明,也已透過眼神與表情洩露無遺。

趙德芳在一旁觀察著父親的表情,心中暗自嘀咕:父皇這哪裡是‘有點高興’,分明是高興得快要溢於言表了。

朱元璋與朱標父子目睹成吉思汗的困境,心中暗自快慰,暗自嘀咕:“成吉思汗啊成吉思汗,你曾輕視我朱家皇朝,如今這般光景,沒讓你氣絕已是寬宏大量。”

周依然適時轉移了話題,將眾人的注意力從元朝引向了華夏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各位老祖宗們,關於元朝的討論暫且告一段落,接下來,讓我們步入清朝的歷史篇章。”

此言一出,清朝的歷代帝王們情緒複雜,既期待又忐忑。康熙帝即刻下令,讓太監將皇子皇孫及眾大臣帶至大殿之外,他欲親自見證後世之人如何評價自己的大清王朝。

乾隆帝則是不屑中透著幾分好奇,冷哼一聲:“終於輪到我大清了,朕倒要瞧瞧這妖女如何編排我朝的輝煌與瑕疵。傳旨,讓所有阿哥、大臣齊聚一堂。”

雍正帝則顯得更為理智與開放,他既期待周依然能指出大清的不足,以便後世能引以為鑑,又命蘇培盛召集皇子與大臣,共同聆聽,以資參考。

周依然對康熙與乾隆的微妙反應暗自好笑,心中默默祈禱接下來的討論不會太過激烈,以免傷了和氣。

而雍正帝的態度則讓她心生敬意,暗自點頭:“清朝諸帝中,雍正帝的確更顯沉穩與遠見。”

此時,明朝的朱高熾與朱瞻基等人面露憂色,朱高熾不禁向天幕發問:“難道我大明也未能逃脫衰敗的命運?”

朱棣聞言,立刻反駁,言語間不乏調侃:“哼,這得問問你的好孫子了!”

朱高熾一時語塞,心中暗道:爹啊,我的孫子,不也是您的重孫子嘛。

朱棣則是一副“莫挨老子”的模樣,老子跟朱祁鎮不熟,讓朱祁鎮待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