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不斷清淤,無休無止的開挖清淤不僅要動用無數民力,使百姓疲於奔命,而且花費也是天文數字,成為國家的負擔。
“李相所言甚是,汴京依賴運河致民力耗盡。且開封無險可守,只能在都城一帶駐軍數十萬,城裡城外連營設衛,以代替山河之險。大量冗兵雲集京師,又大大增加了開封對運河的依賴性,時日長久也就造成朝廷開支負擔沉重,百姓困於徭役。即便陛下改革軍制後也不得不在京畿地區安排五將禁軍屯守,太祖當年可能已經預料到今日之局才提議遷都的!”陳遘舉杯相邀兩人喝了一杯後,他嘆口氣說道,他當了右相之後才知即便以皇帝如此能抓錢,也擋不住越來越大的窟窿,可謂舉國因一地而致貧。
“耗費民力和財力還只是其一,開封靠近黃河水患頻繁,賑救災荒,所投入的財物也都是巨大的。而如果黃河決口發生在戰爭爆發之前或過程中,將會對軍隊的補給造成巨大影響。當年契丹南下也正是發生在九月黃河澶州決口之時,先帝真宗可能也正是擔心若因饑饉導致內亂,則會陷我於腹背受敵的境地,以此來看當年在形勢佔優的情況下,與敵議和也是不得已為之啊!”李綱由此及彼想到了往事言道。
“嗯,以陛下之能不會想不到這些,看來早在陛下繼位之時便已經開始考慮遷都了,這些年修建洛陽城也正是為此做準備了!”陳遘說道,心中也明白了皇帝久不歸京,想來也是其計劃的一部分,他是在試探朝臣們對遷都的看法……
第四百零一章 等待時機
兩位老臣不愧是老油條,將皇帝的心思猜了個**不離十。趙檉在接連收到宗澤和合不勒的死訊後,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已到中年,而在古代人的壽命是很短的,這才有了‘人活七十古來稀’的老話,即使是天天被稱為‘萬歲’的皇帝也不例外。老趙家的長壽基因似乎也欠缺,少有長壽之人,多在五六十歲便撒手人寰,尤其是神宗之後都是早逝,反而是他爹現在打破了‘早夭’的噩夢。
隨著年齡漸長,趙檉也面臨著選擇,他想給兒孫們留下一個清平世界,一段輝煌的歷史,但是趙檉十分清楚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世界上沒有不滅的王朝,更沒有萬世基業,數代而終的短命朝代歷史上比比皆是,自己不過是延續了大宋的國運,沒有了女真人,沒有了蒙古人,還會有其他民族的崛起和入侵,甚至是出現個把不肖子孫,敗光了祖上的家業,更將被歷史的進步所淹沒。
趙檉也明白世界上沒有攻不破的城池,過不了的河,即使建造一座銅牆鐵壁的洛陽城也難保不被攻破,將整個國運寄託在一座城池之上更是個笑話,當年的秦始皇修築長城也沒有能擋住外敵的入侵,近代的馬其諾防線更是難擋納粹的坦克的碾壓。因此遷都洛陽並不只是從防衛的角度考慮,而是根據現在的局勢發展,他不過是做好眼前的事情,至於以後自有後人操心!
黃河被稱為母親河,但也是條災害頻發的河流,歷史上引發過無數的災難。吞噬了無數人的生命。開封靠近黃河享受著漕運帶來的便利之時,同樣時刻面臨著被淹沒的危險。僅據趙檉所知開封歷史上就曾被數次淹沒。以致留下了‘城上城’的奇觀,而宋朝在開封城留下的除了史籍的記載和傳說。在他的前世只留下了一座被稱為龍亭的土墩和繁塔。
趙檉繼位後,專門撥出專款動員大量的民夫、軍隊,加高堤壩、疏浚河流以保證京師免受水患之苦。可他知道以這個時代的科技是無法徹底消除水患的,自己及前人的努力不過是延緩災難的降臨,那剩下的選擇只有‘惹不起躲得起’了,雖說這很丟一個‘萬能’穿越者的臉。
再者此時的汴京已經擁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這古代已經可以稱之為超大型城市,和現代的大城市一樣擁有著交通擁堵、發展空間狹小、消費性支出龐大等等弊端,而在生產力低下的古